阅读记录

第372章 太清密约,清霁初露锋芒[2/2页]

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 非也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林婉儿凝视他许久,终是轻声一笑:
     “我便送你远去。”
     “寻一处清山明水,断宫廷纷争,再不相扰。”
     清霁眼底微光一闪,终是缓缓低头:“我……不愿远走。”
     “我想留下。”
     “不是为凤印,不是为皇位,而是……为你。”
     密约立。
     清霁之名,未被列入朝录储位,却悄然落入凤后密册,命魂转录于“凤谱暗印”之中,唯有凤后、首辅、太史三人得知。
     同日,凤元君被封为“东宫讲席”,暂离储君之位。
     外界皆传其“静修养性”,无人知晓真正变化。
     而清霁,依旧只是太清宫中不问世事的少年,却悄然掌握了太史局、玄司、影卫三方调令权——以“内阁影子之子”之名,入主凤后机密之心。
     秋末时节,京中再现风波。
     皇城西南,粮道突断,三百余民死于饥疫。
     户部尚书推诿塞责,指责灾地隐匿实情,林婉儿亲令清霁审卷。
     他仅用了两日,便查清内情:
     ——灾地官员三人已提前收粮转运入私库,联合京中商户囤粮牟利。
     更惊人的是,供粮商行之一,竟牵连沈家旁支!
     林婉儿震怒,令韩聿彻查。
     而清霁却道:
     “不宜动沈。”
     “若牵动首辅血脉,朝中将恐,且乱。”
     “此案虽重,不可骤切,而应连根拔起。”
     林婉儿凝视他良久,终于缓缓点头:
     “那你来定,此案如何处置?”
     清霁微微一笑,扬笔落字:
     “削盐粮之权三处,收回调运之令,废户部副史,擢用通吏之子补位,分粮赈灾,立碑于南郊,明责、立训、告民心。”
     韩聿阅令,赞不绝口:
     “此子谋断不下你。”
     林婉儿却只是静静看着清霁:
     “他不是我。”
     “他是……另一个天下。”
    喜欢。
  

第372章 太清密约,清霁初露锋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