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由摆手道:“方才是我怕伤了小师弟。”
静观一笑,说道:“好罢!静音,你就再跟你四师哥过几招。”
静音点了点头,回到原处,又行了个礼,摆好姿势。静由这一次不敢玩忽懈怠,当下使出一招“觥筹交错”,树枝便似雨点一般向静音攻去。静音见状,不慌不忙,使出一招“招蜂引蝶”,连连挡住静由的几招猛攻,身体却向右斜去,使出“走马兰台”,猛地跃出一步,待静由反应过来,他将树枝斜着向下刺去,似是要戳静由的脚掌,忽而向上挑起,正中静由的气户穴。静由肩头受制,便再也动弹不得。
其余师兄弟见静由吃亏,心里暗暗发笑,但又不由得想道:“小师弟这几招用得如此纯熟,功力怕还在我之上!”“练习了这许多年,若临阵对敌,怕我们都比不上静音……”
静由颓然倒在地上,苦笑道:“我还以为师父教我们的是花拳绣腿……没想到……原来是我自己偷懒,连小师弟都不如!”
静观道:“他每日勤加练习,武功自然不弱。不过你也不要灰心,你方才那一招觥筹交错就使得很好,进招快,下盘稳.静音,你此番胜了你师哥,也不是你有多厉害,是师哥不忍以大欺小,存心让着你,足见他一番仁爱之意。学武之要,在于收放自如。你如今出招凌厉有余,谦冲不足,日后在收招时须多注意些!”
众人又向前行了几十步,忽然静观抬起手,轻声说道:“师弟且慢,前面有人打斗。”
众人凝神静听,果然潺湲水声之外,另有一种清脆的鸣响,显是刀剑相斫发出的声音。
静由立刻收起愁容,面露喜色,失声叫道:“我们快去瞧瞧!”
静处抬手便在他后脑勺上重重一拍,轻声喝道:“你傻了么?叫这么大声!是敌是友还不清楚,我们须得小心些。”
静观道:“三师弟说得对。咱们悄悄过去,若有人图谋不轨,咱们也好及时禀报师父。”说罢他举右手打了几个手势,示意众师弟用轻功飞上树杈。
众师弟齐齐跃起,纵身跳上了两三丈高的树杈。静由体形矮胖,一跃之下,竟在中途摔落。好容易跳上一根低一些的树枝,却听得咔嚓一声,那树枝齐根折断,静由又重重落在草丛中。
众师兄弟低头望去,不禁好笑,但见他像一个肉球一般在地上弹了几次,始终跳不上树杈。静观无可奈何,又跳了下去,说道:“四师弟,你先在这里找个地方藏起来罢!若是这群人冲上山,你就在这里探查他们的去向。”其实此处登上泰山,只一条石板路,外人若是冲上山顶,必定取道于此,无须有人在此侦查敌人行踪。
静由叹了口气,垂下头,走向一旁的草丛中,如刺猬一般藏匿起来。众师兄弟在树枝上借力前行,不一会儿便来到小溪之前,各自隐匿在茂密的树枝后。
果然,小溪对岸,十来个大汉都戴着黑色头巾,一身暗灰色衣服,围成一个半圈.远望过去,只见有几人倒在地上,似是受了外伤,在地上不停翻滚,似在哀嚎。与他们相对而立的乃是一个文雅书生,手摇折扇,阳光之下,那折扇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原来着折扇乃是由精钢打造而成的兵器。那文雅书生身后萎伏着一个白色麻袋状的物什,远远看去,不知是什么东西。
只见那一众黑衣大汉中,有一人立得稍稍靠前几步,双手叉腰,似是在与书生谈论什么。不一会儿便见他右手抬了起来,对着书生指指点点,时而又回头望着自己身后。众人身体向后一仰,似是仰天长啸。
这时,忽然看到一人趁着众人喧躁,悄悄溜到那书生背后。
静观心道:“不好!这人卑鄙,要偷袭那书生!”
果然,那人悄悄溜到书生背后,从靴筒中抽出一柄七八寸长的匕首,向那书生背后刺去。静观等人心头顿时一紧,眼睛不由自主地闭上了,仿佛那匕首是向自己心口刺来。再睁眼时,却见那书生端然立在那里,安然无恙。仔细望去,原来他将右手背在身后,那柄折扇此时如孔雀开屏一般张了开来,恰好挡在那匕首与后脊之间。忽然他身形在原地一转,背后那人猝不及防,向前扑了过去。
原先立在书生面前与他说话那人这时也将大刀从腰间拔出,登时便有数十柄大刀跟着亮了出来,翻着银色阳光,熠熠生辉。那书生眼明手快,将折扇握在手中,脚步急速前趋,眨眼间便立在那人眼前,一掌拍向那人胸口,那人身体失控般向后倒去。几个黑衣大汉匆忙上去将那人扶起。
书生却向后一跳,抓起那麻袋般的物什,一抬脚跨过溪流,快步向石径奔去,很快便到了静观等人脚下.这时再向下望,才发现那麻袋般的物什竟是一人,似是受伤过重,昏迷不醒。
静观赞道:“好俊的功夫!”
静处道:“师哥,你说那人这么好的功夫,要对付这些人,已经绰绰有余,干嘛还要跑?”
静观道:“我也不知道。哎呀!糟了!光顾着看热闹,那人既是逃跑,何以却往山上走?这不是马谡失街亭——自寻死路么?”
静处道:“那些人也跟着上山了。我们快回观里,向师父禀报此事。”
四人顺着原路返回,原待叫上静由,一起抄近路上山,兴许能赶在他们前面。这时,那一队黑衣大汉早已从下面的石板路中经过,循着那书生的踪迹追了过去,速度却慢许多。
四人跃下树杈,见不远处石径上隐约蹲着一块灰色大石,心中纳罕。
静处道:“四师弟又在故弄什么玄虚,搬了一块大石头放在路中间?”
静观摇了摇头,心中惴惴,并不答话。
喜欢。
第1章 清止门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