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0章 中东新格局和战略大坑[1/2页]

崛起中东:从推叙利亚内战开始 深蓝之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库尔德和华盛顿的海空大战,在华盛顿政府屈辱让步下,落下帷幕。
     但另外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刚刚开始。
     双方都觉得,一些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或许可以在谈判桌上得到。
     在库尔德政府和拉卡政府的崛起过程中,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变。
     两个政府的相继崛起,破坏了原有的中东政治格局。
     而华盛顿对形势判断的屡次失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就是他吞咽苦果的时候了。
     在原本的中东博弈中,无非就是以两伊和沙特为核心。
     叙利亚和埃及,甚至包括土耳其,都是中东地缘政治中的边角料。
     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就是以三国为核心,向整个中东地区辐射的。
     这是因为两伊和沙特及其周边小国,是波斯湾核心的产油带。
     这三国区域,向北延伸是高加索地区,一个曾经辉煌的产油地区。
     向南延伸,是印度洋。
     三国区域,还是东西方汇聚之地。
     以上种种,构成了三国区域的极高的战略价值。
     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牵扯和联系。
     大国想在中东这个牌桌子上玩牌,三个国家是重中之重。
     在两伊战争后,两伊几乎以同归于尽的方式,同时堕入了深渊。
     在这之后,华盛顿政府才有机会把手,伸向了中东。
     而三国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德黑兰。
     英国曾经是中东地区的霸主。
     他就是通过控制德黑兰,实现它的中东霸权。
     在英国霸权时代,曾经彻底的控制过德黑兰。
     它在经济、军事、外交,甚至是关税方面,控制着德黑兰的方方面面。
     德黑兰深受英国的压迫,最终开启了长达百年的抗争。
     德黑兰的恺加王朝奋力抗争,试图摆脱殖民地。
     最终,恺加王朝的反抗,让英国人恼羞成怒。
     他们选择了礼萨汗,作为恺加王朝的终结者。
     礼萨汗在英国人的支持下,建立了巴列维王朝。
     由于德黑兰是雅利安人的一支,礼萨汗在S2中站错了队伍。
     最终,礼萨汗被他的儿子取代。
     英国对巴列维王朝同样是殖民地式掠夺。
     比如,英国通过英伊石油公司垄断了德黑兰几乎全部石油资源,巴列维只能拿到百分之十六的净利润。
     注意,这是销售后的净利润,销售价格还是掌握在英国人手里。
     英国人随便玩玩手段,巴列维家族连舔盘子的权利都没有。
     这种敲骨吸髓的掠夺,造成了德黑兰民众对于西方世界的极度排斥。
     这也是德黑兰始终和西方对立的源头。
     在那个时代,德黑兰民众非常羡慕隔壁邻居沙特。
     华盛顿和沙特签订的协议,基本上的平分石油利润。
     这让德黑兰人民觉得,华盛顿政府还是比较仁义的。
     在摩萨台成为民选总理,开始推动石油工业的国有化,驱赶英国势力。
     这个局面,再次惹怒了英国人。
     但这个时候,已经是50年代了。
     英国已经没有了二战前的实力。
     他只能通过华盛顿政府,联手拿下摩萨台。
     当时出手的就是CIA和军情6。
     这是一场推翻民选政府的政变。
     这场政变,给后世留下了极其恶劣的政治影响。
     当时的CIA确实很爽,很风光。
     但政变后,留下的遗症,几十年都消除不掉。
     这场政变,让巴列维王朝再次掌握权力。
    &nbs

第350章 中东新格局和战略大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