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7章 江南参观团[2/2页]

热血热土 不戒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了杨舍附近渡江,到了苏北,一上岸就有人接应。
     眼下苏北根据地还没连成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从上岸到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的盐城,中间要经过好几个敌人控制区,过层层封锁线。
     这对于一般人而言挺麻烦,但今天这支队伍,都是身经百战之辈,祝为民算是最次的,但行军中举手投足都让带队人赞叹。
     这些封锁线,也就具备的形式上的意义只要不硬闯,那就没有任何危险。
     等到了根据地之后,,光景大不相同。
     沿途兄弟部队热烈欢迎,参观团一路行军,一路参观,一路学习。
     沿着长江往东,一直走到黄海边的大丰,然后再折向五右、刘庄到盐城。
     这条路途危险性不大,因为一路上非常荒凉和贫瘠,敌人也懒得驻扎大部队,而光靠小股的伪军根本无法做到完全封锁。
     到了盐城之后,祝为民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了新世界,大家的心情也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一路上受到各种兄弟单位和部队的欢迎,眼看着对方高呼“欢迎江南参观团”的口号,沿途还有各种欢迎标语,真让他觉得仿佛回到了一个温馨的家里。
     在盐城不过一礼拜,但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
     许多之前王静斋嘴里的知识,此刻都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之前他也就知道抗日根据地这个名字,但了解实在是不多。
     这回是百闻不如一见,这里有独特的“三三制”政权,有自己的银行,自己印制的钞票。
     在军事建设方面,参观了军部警卫团。
     警卫团的军事干部,想他们介绍了部队的军事训练,政治思想课程。
     随后有深入到联队,由正规新四军的连长、政治指导员文化教员分别向大家介绍情况。
     祝为民一边如饥似渴的听着,一面内心却想到了那个人,当初也是这样一点一滴的教给自己真东西和保命功夫的人,可惜再也听不到他叫自己小猢狲了……
     白天是学习,晚上则是娱乐放松,有文工团的精彩演出。
     在军部更能看到鲁艺的演出,那水平是祝为民所无法想象的。
     三重、四重大合唱,以及现代话剧,让他一个乡村教书先生大开眼界。
     最后,他受到了了新四军领导的接见,陈y、刘少q同志,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后,针对江南长期坚持敌后抗战的人物、方针、政策作出了非常很重要的指示。
     同时也再度分析了长期隐蔽发展的必要性,目前积蓄力量依然是最主要的工作,不要只顾眼前搞得热闹,打得称心,到将来又拿不出力量来。
     遗憾的是,最终参观没有按照计划完成,后面还有一小半的行程无法实施。
     因为军部得到情报,东洋人又要准备进行“扫荡”了。,军部要准备转移。
     带着无奈和遗憾,祝为民只能返回,先原路走到启东,然后在那里脱下军装换上便服,走南通的天生港,化妆回到上海。
     到了上海后,祝为民再次安顿下来,耐心的等待组织的进一步指示。
     此时已经是7月份。
     其间倒是有人找他谈话,问他今后的打算,祝为民表示一切服从指挥,组织让干啥就干啥,如果要按照他心意么,最后还是回到浦东,经过新四军军部一行。
     他觉得自己的思想方面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原本没想明白的问题,变得清晰了。
     以现在这个状态回到浦东,哪怕敌人有残酷的清乡在,自己也有信心给他们闹个天翻地覆。
     当然最终还是听组织安排,不过祝为民特地强调,如果可以的话,把他放到阮亚丞活动的区域去,这仇是一定要报的。
     几天后,组织上的决定下来了。
     原本确实考虑让他回浦东,但是眼下是清乡最厉害的时候,浦东的情况非常不好。
     不要说新四军的游击队,就是不少忠救军都被剿的鸡飞狗跳。
     各色地主汉奸又开始飞扬跋扈起来。
     由于之前祝为民在浦东闹得太凶,已经成为了日寇和南京的眼中钉,这次清乡开始后,日寇不断对浦东进行反复的扫荡,务必要把所有的不安定因素消灭。
     在这种时候犯不上和他们去硬拼。
     其次,上半年的时候日寇大举进犯浙东地区。
     浙东三北地区,即余姚、慈禧、占海三个县的背部相机沦陷。
     但好在敌人只是占领了主要城镇,大片的农村山区则成为空隙
     发电,指示,新四军“从吴淞经上海、杭州宁波直到福州,可以发展广大的游击战争”
     新四军遵循命令开始向这些被蒋记和汪记放弃的浙东三北地区进军。
     一如当年王静斋来到六场那样。
     浙东三北地区虽然遭受了日军的扫荡,但因为日军兵力不够,加上曲折的海岸线,使得其中有不少小部队依靠钻山沟,海上漂等方法躲过了残酷的扫荡。
     但也仅仅是人躲过而已,小块的根据地被破坏,已经无法在开展像样的作战行动了。
     这时候正好祝为民的五支队天马山会师失败,并且将直接面临清乡的威胁。
     于是祝为民手下的人马和新四军的其它部队混合整编后,夜渡杭州湾,登陆后立刻和几支小部队取得联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样新队伍有人有枪,当地队伍熟悉地情,合二为一后,开始在山里逐渐站住脚跟。
     至于其间的细节,倒是让祝为民笑了起来。
     为了取得一个相对的合法身份,这支部队找到了一个叫薛天白的人。
     这个人和祝为民算是故人。
     当初他跑到广德去要编制的时候,薛天白是三战区淞沪专员平祖仁的秘书。
     这回他离开广德到了十多人,跑到三北地区开香堂,暗暗的挂了块“宗德公署”的牌子,但手下没有像样的武装力量。
     于是,新四军方面立刻自陈是当地武装,要求投靠重庆政府,薛天白很高兴,当下给了他们宗德指挥部第三大队的招牌。
     有了这块招牌,至少短期内是不用担心被忠救军火拼了。
     这样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
     特委研究后决定,浙东三北根据地开了个非常好的头,可以继续发展,争取武装割据,打出一片不小的实控制区域来,坚持抗日斗争。
     有了这块地,对于浦东来说也是好事。
     假设日寇对浦东的“清乡”“扫荡”进一步加强,那么就能把部队暂时撤退到浙东。
     浙东地形复杂,既有崇山峻岭也有曲折海岸,光靠鬼子兵是无法完全控制住的。
     而浦东可以作为浙东的一个前哨和窗口,便于搜集物资和情报,一旦时机成熟,浙东的部队从杭州湾过来抽冷子打个埋伏,然后再退回去。
     实际上,自从五支队后,浦东陆续有队伍开始向浙东撤退了。
     甚至还有几支反正的伪军也一起过去。
     这还不算,不光是反正的伪军。
     还有……正牌子的伪军……
     路南特委有专门的伪军工委,这是组织最核心的机密之一。
     伪军工委工作成效斐然,在不少伪军中建立起了有效的联系,许多看起来是伪军的部队,实际上都和新四军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
     这些部队倒也不急着让他们反正,披着那层皮反而更有价值。
     比如当日去七场打唐全寿时,最后赶来的张金昆部,就是受了导向新四军的伪团副的命令赶来收场的,非常巧妙的掩盖掉了祝为民等人的痕迹。
     这些“正宗”伪军的到来,也让薛天白更加相信宗德指挥部第三大队是一支心向党国的武装,至于是不是抗日倒不是最要紧的。
     在薛天白这些人的眼里,地盘不能落到共党手里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组织上考虑再三,让他先去浙东根据地,一方面上回带出去的四十号人都在浙东,让祝为民去看看他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同时浙北根据地虽然规模略小,但已经初具根据地的雏形,根据地内各方面正规化都做的不错。
     这点要比当初的六场镇强不少。
     当然了,这也不能怪祝为民,两边情况不一样,采取的策略也不能一样。
     但现在祝为民可以在根据地里边工作边学习,及时总结思考,等待时机成熟后再进入浦东。
     ……
     在浙东三北根据地住了三个月。
     祝为民倒是过得异常充实。
     他成了一个连长(当然是不满员的),手下的士兵大多数就是当年五支队的战友,还有一些浦东其他队伍,甚至反正的伪军。
     当大家知道眼前这个没事就嬉皮笑脸的年轻人,就是传说中生吸人血,活掏内脏的伍队长时,顿时表情各种扭曲……
     这让祝为民倒是觉得挺美的。
     这些日子白天训练学习,晚上总结汇报,累了倒头就睡,睡醒了继续反复。
     吃得不算好,勉强能填饱肚子而已。
     他倒是甘之如饴,觉得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最近一直在潜伏隐蔽,都已经好久没真刀真枪的和敌人干了……
     而阮亚丞这个名字他也始终没有忘记过……
     这天是阳历九月十五。
     上级找他去,给他派了任务。
     悄悄潜回浦东,多呆一段时间,以摸清当地的情况。
     “清乡”已经开始四个月了。
     对于浦东地区而言这是史无前例的灾难。
     对于新四军而言,甚至可以说是让抗战开始以来多年的工作成果几乎毁于一旦。
     比如,让五支队大部分撤离,关掉了一些可能会引起敌人注意的情报站,不少工作人员开始就地进入“沉睡”状态,截止到41年底主动切断一切对外联络。
     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里,组织是不可能主动去联系他们的,这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他们。
     但绕是如此,依然架不住南京政府丧心病狂的清乡!
    喜欢。
  

第117章 江南参观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