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中陆陆续续的有人交卷了,第一场就答到傍晚再交卷的人很少,毕竟第一场的难度小,若是第一场都答的磕磕绊绊,之后的考试基本就没有希望了。
林淡出了考场,他的书僮林伍一直等在考场外,将考篮递给林伍,爬上马车,林淡紧绷的神经才算放松下来,林伍赶紧给他递过来一碗姜汤。这是一早就放在马车上保温的。
回到小院膳食已经准备的很是妥当,临睡前,林伍更是给他端来了一碗预防风寒的汤药,喝了之后林淡就早早的睡了。
县试不同于之后的考试,是考一场出一场的成绩的,不在名单上的考生,是没有资格参加下一场考试的。
第二天是放榜的日子,自有下人早早去排队看榜,林淡则在家自己学习,复习明日考的是墨义。
对于墨义林淡有自己的理解,这就像后世学习文言文的注释,背就得了,跟不用是大多数人觉得的需要理解记忆,将知识背的肌肉记忆,这是作为文科生的林淡非常擅长的东西。
下人带回来林淡第一场第一的好消息,下人们都很是开心,林淡自己的倒是淡定,这第一、二场考试是他最有把握的,考试的时候就知道差不多应该是第一。
让林淡稍微有些意外的是,一连四场他都是第一。但由于他年纪尚小,他们学堂也没别人参加,没人知道林淡这么个人,加上考试使用的是座位号,更加没人知道他连拿了四个第一。
不过考场外排队的时候林淡倒是听到了一片叹息。
“最后一场了,我竟一个第一都没拿下,最有把握的帖经竟然是第二。”
“你好歹有个第二,我墨义都跌出了前五,我打听过了,好像没人认识第一。”
“今天是我最有把握的一场了,我得好好考。”
……
最后一场考的是诗赋,就是作诗,今年的题目是要求做一首花朝节的诗。
林淡更加自信能拿下案首了,因为这是他把握最大的一场考试。
他从来没想过剽窃历史名人的诗句,更何况这衍生出来的空间对应他所熟悉的差不多是清朝时间,该出来的名人都出过了。
林淡本就很有文采,这十年来更是天天练,林淡觉得传世名作就像满分作文,多看多读,自己多练,就能写得很好,更何况他作为应试教育20年的人,一早就研究过县试。
多是应景的考题,就像花朝节他练习过好几次,早有自己满意的佳作,只是作诗更讲灵感,此时林淡与往日心境不同,抓住灵感挥笔写到。
《春愿》花朝晴好日渐迟,桃李芳菲鸟莺啼。十载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高低。
穿书后的第一个正式考试,也是林淡科举之路的第一步,随着这首诗落下帷幕,林淡也松了一口气。
好不容易考完,林淡没有急着回去学习,更想给自己放个假,而且不出意外地话,他还要埋头苦学至少十年,难得放松。
他带着人在苏州府闲逛,遇见什么都想尝一尝,考试结束也不怕吃坏肚子了,更是去太湖游玩了一圈,早春时节,风光秀丽的很。
喜欢。
第4章 第一次考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