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去,反倒长得自在。”林淡半信半疑,任由竹子自生自灭,不料数月后,那片竹林竟抽出新绿,如今已是亭亭如盖。
想到此处,林淡提笔疾书,墨色在宣纸上晕染开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然竹本野性,强作庭前客,虽得世人慕其虚节,却不知其贱生之道……”他将育竹之法与育人治国相类比,层层递进,笔锋犀利:“过度呵护,反成桎梏;顺其自然,方见生机。”文章收尾处,字字铿锵,似有金石之音。
写完杂文,林淡长舒一口气,将目光转向算学卷。十道题目整齐排列,前五题不过是“鸡兔同笼”“盈不足术”之类的基础算法,林淡笔尖飞动,片刻间便答完。可从第六题开始,陷阱暗藏,计算量陡增。待到最后三道题,林淡险些笑出声来——这些题目看似出自《九章算术》,实则解法极为刁钻,与苏州府历年考题风格大相径庭。
他哪里知道,这背后藏着宋濂的一番苦心。身为知州,宋濂虽算学平平,却深谙圣意。打听到林淡算学出众后,他暗中周旋于户部,从左右侍郎处讨来几道秘藏的算学难题。又与门客反复推敲,稍作改动,盖上知州大印,便成了此次乡试考题。他算盘打得极精:这般难题,既能彰显科考难度,又能让林淡脱颖而出,神不知鬼不觉地送个解元头衔。加上这是他调任知州后首次主持乡试,出的简单与否也不会引人注意。
林淡全神贯注,在草纸上反复推演。算式在脑海中飞速拨动,笔尖在宣纸上沙沙作响。当最后一笔落下,日头已西斜,余晖透过号舍缝隙,为他的答卷镀上一层金红。
第三场策问与律学,林淡更是胸有成竹。策问紧扣时政,律学考察《律法》要义,这些皆是他日夜苦读的内容。可即便如此,九天六夜的鏖战,终究耗尽了他的精力。当最后一场考试结束,林淡只觉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在地。幸得林清和林伍眼疾手快,将他搀扶上马车。
回到宅邸,林淡昏睡了整整三天两夜。其间崔夫人亲自守在床边,吩咐厨房熬制参汤,每隔两个时辰便要喂他喝下。待他悠悠转醒,窗外已下起绵绵秋雨,隐约传来府试开考的铜锣声。
这厢林淡刚有起色,那厢林清却陷入困境。连日暴雨让考场湿气弥漫,不少考生染上风寒,被抬出考场。崔夫人急得直掉眼泪,每日盯着厨房熬煮姜汤、调配防寒药,看着林清一碗接一碗喝下,方才稍稍安心。好在林清底子扎实,咬牙坚持,总算顺利完成考试。
确认林清无恙后,崔夫人不得不先行返回元和县。
林家长子林泽的婚期将近,女方家中早已送来催妆帖,诸多事宜亟待操持。临行前,她握着林淡的手千叮万嘱:“好好照顾自己,也好好照顾弟弟。”
望着母亲远去的马车,林淡有些无语,他娘还真是的,自己带着香香软软的黛玉先走了,留他在这守着林清,简直没天理。
喜欢。
第65章 乡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