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9章 站在伟人的肩膀上[2/2页]

官居一品养黛玉 笑苑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中翻腾激荡的思绪一丝一缕地梳理、固定下来。前所未有的清晰感笼罩着他,仿佛拨云见日,一条蜿蜒却通往光明的路径在眼前豁然开朗。
     这一刻,他真切地体会到了何谓“站在伟人的肩膀上”。那些遥远时空里积累的智慧结晶,那些关于技艺传承、人才选拔、等级激励的璀璨思想,此刻如同无形的基石,稳稳托起了他跨越时代的构想。他并非凭空创造,而是巧妙地嫁接与转化。
     “从民间征召能工巧匠,此法固然能解燃眉之急,可终究是扬汤止沸……” 林淡搁下笔,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像是在叩问自己,也像是在权衡无形的砝码。所以,这份构想的核心,并非仅仅是技术性的设计,更是一场精妙绝伦的政治平衡术。林淡的笔锋在纸上游走,心思却在朝堂的暗流中穿梭。
     民间征召这想法固然极好,是富国强兵的良方。但念头刚起,一股冰冷的寒意便爬上他的脊背。这无异于直接去掘王孙贵族的根基!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那些把持着上升通道、享受着特权的门阀,岂容你动他们的奶酪?若真莽撞行事,别说推行新政,只怕自己项上人头,转眼就会成为某些人宴席上的“功勋”。这种引火烧身、自取灭亡的傻事,林淡是万万不会做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么,出路何在?他的目光再次落回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一个大胆、甚至带着几分狡黠的念头逐渐清晰、凝固。“既然正面强攻是死路,不如……另辟蹊径?” 林淡眼中精光一闪,仿佛捕捉到了暗夜中的萤火,“开凿一条看似与权贵利益毫不相干、甚至能让他们乐见其成的新路!” 这新路,必须伪装得无害,甚至披上繁荣、提升的光鲜外衣,让那些高高在上者不仅不会阻拦,反而会因有利可图而欣然推动、大力扶持。它要像一株新生的藤蔓,小心翼翼地攀附在参天大树上,看似柔弱无害,绝不伤及老干虬枝的根本利益,甚至还能为其增添几分绿意。只有这样,那些警惕的“大树”们才不会急着挥刀砍伐,反而可能出于好奇、轻蔑,或是某种被恭维的错觉,觉得这藤蔓点缀了庭院,从而给予一丝阳光雨露的“支持”。
     灵感如泉涌,一个绝妙的参照点在他脑中清晰起来——那便是让人惊叹的八级钳工,能以凡人之手、精妙技艺搓出国之重器的传奇!这给了他强大的启示:技艺的价值,应当有清晰、公认的衡量阶梯和与之匹配的荣耀与回报。他要在这等级森严的朝堂之外,悄然构建一套属于工匠、技师的朝堂——一套严谨的“工人技艺等级体系”。
     笔走龙蛇,构想迅速丰满:这套体系的核心在于“按需考试,量才定级”。朝廷可根据不同行业工部营造、军器监、织造、水利、冶炼等的实际需求,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项考核。不拘一格降人才,无论出身贵贱,只要身怀绝技,皆可报名应试。通过考核者,依据其技艺的精湛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潜在的贡献度,被划分为十个明确的等级。每一等级,都对应着严格而公开的考核标准,如同攀登一座技艺之峰的清晰路标。而每一级台阶之上,都悬挂着实实在在的“俸禄”果实——这俸禄不再是象征性的赏赐,而是与其等级相匹配、足以体现其价值和地位的稳定收入与官方认可。
     这个体系中的专精人才不会当官,高等级的技术,只会带来俸禄的高额回报,并没有改变科举出仕的原始地基。
     烛泪无声滴落,在烛台上堆砌起小小的山丘。林淡浑然不觉,他完全沉浸在构建这精密“工器”的激情中。从体系的框架原则,到不同行业的初步分级构想;从考试的具体科目和评判标准,到俸禄的梯度设计与国库负担的初步测算;甚至如何将这体系逐步嵌入现有的官僚架构而不引起剧烈反弹……林淡林林总总,思虑周详,洋洋洒洒写满了整整三页纸。三页素笺,密密麻麻的字迹,承载着一个孤独灵魂在暗夜中孕育的变革火种,也会铺就了一条试图绕过荆棘、悄然改变这古老帝国根基的隐秘小径。
    喜欢。
  

第119章 站在伟人的肩膀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