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9章 扩张与靖绥(有图)[1/2页]

绿罗也是罗马 帝扶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着时间的变动,奥斯曼也开始组织民众进行军事训练,而主要对象是下至12岁的儿童,上至50岁的老人。
      各种军舰,飞机的制造,列装。
      奥斯曼在1937年初,海军成功接收了两艘航空母舰。
      这一历史时刻,阿雷·斯特携带尤拓言·穆罕默德及海军一众高官出席剪彩仪式。
      阿雷·斯特在巴统港,看着密密麻麻的战舰,以及数十艘潜艇。
      这就是奥斯曼十多年时间全力以赴的成果,为了造舰和造飞机,陆军中坦克和装甲车一共才5000辆。
      但是装备有门口径120毫米的大炮,另外还装备有,所有军队中最多的迫击炮,一个连装备12门,组成一个迫击炮班。
      这就是奥斯曼军队的现状,因为人力不足的原因无力发展大规模集团军。
      所以优先建造军舰和飞机,以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击败“敌人”。
      “陛下,当地时间7月7日,中华民国和日本爆发了卢沟桥事变,战争再度开始了。”布日古德·蒙尔达恭敬的汇报道。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果然历史还是没能停下脚步。
      “不用过多关注远东的情况了,现在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欧陆。”阿雷·斯特安排道。
      “很快欧陆也将发生巨变。”
      布日古德·蒙尔达恭敬道:“是,陛下,属下明白了。”
      “另外对于西班牙的情况,按照前线发回的战报,目前为止,还看不出何时结束的时间。”
      “保持关注就好了,那些都不重要,现在我们有更重要的目标。”阿雷·斯特道。
      “你现在多加关注一下上埃及方面的事,最迟在明年8月,我们也该开始新一轮的扩张了。
      ”
      布日古德·蒙尔达兴奋道:“是陛下,属下这就去安排。”
      待阿雷·斯特颔首后,布日古德·蒙尔达恭敬的行完礼,便立即前去安排了。
      而阿雷·斯特则是看着地图,思索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现在的英国首相是阿瑟·尼维尔·张伯伦,这位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他迫切的希望以任何代价维持欧陆的和平。
      《慕尼黑协定》就是出自他手,而他之后就是败光了英国家底的温斯顿·丘吉尔。
      而1938年9月,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之时,也就是奥斯曼将上埃及纳入奥斯曼的最后时机。
      一旦温斯顿·丘吉尔上台了,那么奥斯曼再想拿下这里,就只能是武装进攻了。
      至于要不要加入轴心国集团,争霸世界,阿雷·斯特现在是看明白了,根本就没希望啊!
      如果是说意大利能表现出他纸面上的实力,那么奥斯曼将义无反顾的加入轴心国集团。
      可是意大利到现在在西班牙内战中的表现,只能说非常一般。
      所以如果没有什么变动的话,那么依旧是德国一个国家,挑战全世界。
      日本?就那陆军实力?别看奥斯曼陆军弱,但是就是这样的奥斯曼陆军依旧不弱于日本陆军。
      因为日本陆军的致命缺陷就是重武器不足,而奥斯曼陆军的重型武器数量远超日本陆军。
第79章 扩张与靖绥(有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