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章 杨蓉掌家 杨茭闹婚[2/2页]

命轮运转,依依不舍 倪湾湾的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会管两人的事才怪。
      公中出五千贯钱,听着不少,其实也不多。买些日常用的物件是没问题,要想买房置地是万万不够的。还是要自己的父母兄姐贴补一些,才能风风光光的。现在萧氏的嫁妆在兄妹两人手里,房产地产都有,倒也说的过去。
      再想陈氏,自已亲生闺女的月银,还要昧下呢。保况前夫人的嫡女,她不会贴一分钱的。聪明的,还真不能让她操持,到时给弄的不像样,丢的是杨家两府里的脸。
      几个人看向杨梧,杨梧一脸不悦,心里怨恨陈氏。到底是小门小户出来的,一点大局观也没有。就算有什么打算,何必在这么多人面前说呢,这不是让别人看不起尚书府嘛。
      杨依依不怕事:“父亲,您别生气,也别跟我母亲急眼,她是真没钱。她一个月月钱是十五贯,一年十二个月,不花不用就是一百八十贯钱。十年是一千八百贯,全给三姐姐,也解决不了多大问题。就是私下里抄抄书,绣绣图,每年有点额外收入,也是给弟弟攒点下聘的钱。父亲出身大家,尚书高官,还有爵位,不会连继妻这点月钱也盯着吧?”
      杨尚书气红了脸:“胡说,我什么时候惦记夫人的财帛了?”
      杨依依皮笑肉不笑地道:“那就好。父亲,您的亲闺女嫁人自己操持,可别指望别人。我母亲那个脾气,连我这亲生的都不敢指望她呢,你们凭什么呢?”
      陈氏听了这话,脖子也硬挺了,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老夫人让这娘俩气得够呛。杨七这丫头脾气不稳定,一阵一阵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阴阳起来。而且,老夫人发现,尽管杨七与陈氏不合,但杨七还是很在意陈氏母子,只要跟这两人相关的话题,杨七是一句比一句毒,一句比一句狂。根本是不管不顾,不给别人留面子的。
      陈氏以前还恭顺,自从进宫见了皇后娘娘,得了赏。回头掌了家,杨依依又立了业。陈氏就变了态度,那是一点亏不肯吃,只要不称她心,起身就走,一句话不对付,就给个软钉子碰。
      杨蓉看娘家破事一堆,怕张长逊不自在。匆匆吃了朝食,就向家人告辞,回家去了。
      路上,两人共骑一匹马。张长逊用披风裹着媳妇,杨蓉倚在张长逊怀里,把尚书府那些事挑拣着说了。张长逊也跟着叹气:“大家族原来这么复杂。利益当前,面子也顾不上了。”
      杨蓉小声地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个家,就是一个女主人最好,女人一多就事多。我以后要活的长长久久的,陪着你,照顾好家。”
      张长逊在杨蓉头顶上亲了一下:“好,我们一起,活得长长久久的。”
      杨蓉心里苦笑:你是个武将,战场上瞬息万变,刀枪无眼,能活多久,都是看命了。
      张长逊心里也清楚,他想:我为什么要娶大族贵女,就是这样的媳妇有背景,有能力,关键时候能拿事。万一我在战场上出事了,我的父母,我的孩子,我的家,我的财富,都要有人管着,守着,护着。
      回家后,张管家把各处账本拿来,钥匙也交上来了。杨蓉让两个妈妈接了各处钥匙,花名册,安排四个大侍女取了算筹对账。
      最后,张家的资产之多,连出身大家的杨蓉都觉得吃惊了。张郡公夫妻长年镇守西北,在西北也有很多牧场、牲口。不过这部分不用杨蓉操心,自有凤夫人管着。张家几代人都与胡族私下里生意往来,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在关内道、河北道、河东道、河南道有许多农庄。现在全交给杨蓉管理。
      第二日,从英王府借来三十个能干的下人。让府里的下人都集中在前院的理事处,训了几句话:“我在杨家时,都是母妃与大嫂管家,就在旁边看一看,打个下手。如今进了张家,家姑命我接掌张府家事。我虽年轻,当了张家的长媳,就不得不撑起来,你们服不服?有不服的现在站出来,咱们理论理论。”众人哪敢放肆,都称服气。
      杨蓉让肖妈妈把府里原来的工作时辰又重新念了一遍,强调一句:“诸位,以后就按原来的时辰做事,只是要仔细当差,不要误了时辰。若误了,就得罚。”众人都点头应了。
      肖妈妈先点了几个主人跟前的近侍和大侍女,嘱咐道:“主人身边不能没人,你们快回去服侍吧。”
      杨蓉道:“各人的职位不变,原来做什么先做什么,到月底,我看看做的怎么样。做得好的有赏,真需要调整的,到时候再说。”
      让张管家与几个管事的留下,各人都回岗位上去。让杨府三十个人,拿了账册,跟着两个妈妈,四个大侍女,四个小婢女,带着张管家一行人,去各处盘点库存。
      发现有问题的地方,先记下来。少了东西的,坏了东西的,让那处管事的签名。之后再慢慢查问,事情不大的警告一番,让以后仔细些,好好做事。事情大的就严厉处理,该送官,该发卖的,该赔偿的,都一一办理。此时果然看出世家贵女的手段来了,别的不说,管家理事都是有一套的。

第54章 杨蓉掌家 杨茭闹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