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给他拿几个果子吃。
杨荃叹气道:“五姐呀,我说,你这个人真别扭。三姐的作为,根本不关五姐夫事,你怎么老是给他脸色呢?我媳妇儿说,你是心里不痛快,因为太喜欢尉迟殿臣了,怕提起跟他有关的女人。也是奇怪了,那个尉迟殿臣,长得那么黑,还难看,你喜欢他什么?还至于为了三姐以前那点关系,跟他闹好几天的气。”
杨芥就给她弟弟脸色瞧了:“我才不喜欢他呢,又黑又丑,还粘人。不过,他也有好的一面。长得丑,没人看得上,女色上不要紧。对孩子好,一早给请了文武双科的启蒙先生。经常检查孩子的课业,还教导两儿子练习武艺。”
杨芥喝了口茶,又道:“男女之事,全看对比。你看大姐夫家的家姑,天天作妖,大姐夫也不敢跟他娘硬刚。大姐受了多少委屈,生了多少闲气。二姐夫虽然长得好看,外表文静,可好色了。经常背着二姐,去军妓营玩,去平康里玩呢。四姐夫穷夫子出身,还想纳妾呢,对孩子也不大管,都是王院长亲自教导。六妹夫出身一般,运气好,碰着科举考试上了榜,到余杭当了官。不知道珍惜六妹,借着跟上下打好关系的借口喝花酒,还想养歌伎。尉迟殿臣就不一样,看到别的女人,理也不理。人人都说尉迟殿臣脾气好不惹事,但他只要看他继母继弟一眼,面无表情地捏碎一块鹅卵石。那伙人马上像鹌鹑一样,老实的很。他父亲敢给我脸色瞧,他就敢领着我起身就走。”
杨芥叹口气道:“刚成婚那会儿,我一点也不喜欢尉迟殿臣。比尉迟殿臣好看的人很多,有的花心,有的没真本事,有的脾气不好。杨七劝过我,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综合条件差不多的,就将就着过吧。我一琢磨,我家将军有官职,能文又能武,身体健康,脾气也好。还顾家,又听我的话。慢慢地就看他顺眼了,如今孩子都生了三个了,这辈子也只能跟他捆在一起了。”
杨荃纳闷道:“那你还跟他闹什么?老夫老妻,儿女双全,又不会分开。因为不相干的人,好几天都没理姐夫了。”
杨芥白他一眼:“你懂什么?这是夫妻情趣。日子一天一天,平平淡淡的,好无聊呀。不得找些借口吵一吵,闹一闹,让他来哄我嘛。”
杨荃点点头,好吧,你们高兴就好。他是不懂女人的这些小心思。他媳妇儿就喜欢研究医术,研究药草。这次跟着来,也是惦记着岛上有没有少见的药材。张风华本来想留在通善医馆,听杨七忽悠说,琼州岛上植物资源可丰富了。不但有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还有接骨草、长寿草、沉香、黄花梨、龙血树、广藿香、鸡血藤等等。张风华马上包裹一卷,就要跟着他赴任。一路上,见了好药材,就是采采采,买买买。要不是这次上岛,尉迟姐夫带了车队,张当家让他们带了一批牛马,真没办法驼这伙人一路买得越来越多的东西。
又行十多日,到了广州。李家人早送来大量的物资,并且在广州节度使府后边买了一栋大大的宅子。李圭先把东西放到宅子去,再去办理的就职。原来的南粤总督,是秦王的人。见了李圭,肯定没有好脸色。李圭有底气,对那人无所求,也不惧他。
英王与军方的人很熟悉,这些年,燕兴邸与各地军方来往很密切,互相帮忙,能给军方带来很多利益。南粤这边有府兵,州郡兵,还有边防军,军方跟南粤总督的关系一般。早收到英王的来信,得知新来的节度使是英王的内侄,自然是十分关照的。李圭就职时,军方的几位头领都来了,还送来了贺礼。南粤的几个郡守一看这个架势,也都老实了,对新上官那是客客气气的。
尉迟殿臣在广州待了二十多天,帮助李圭收服南粤官僚。只待李圭掌握了实权,基本上理顺了那些郡守,与军方的人也处得不错,才放心的往海安县去了。一行人准备在海安县登船,然后上岛。
海安县的县令很会来事,热情地款待了尉迟殿臣一行。张家的船厂,已经造出了四艘大木船。这种船用于作战稍显脆弱,用来运输还是很能装的。杨七跟张当家说好了,张家负责造船,主要用来运输。以后岛上的所有货物,都要靠张家的船运,运到海安以后再转陆运。
出入海岛有三条线路,一是从岛上运到海安县,再走陆运到广州,交给李家商行。二是从岛上直接船运到罗州,交给罗州军方,押运到广州燕兴邸的货点。三是从岛上船运到雷州,由燕兴邸的车队转陆运向西,直接运往南诏。
现在南方的气温依然很高,尉迟殿臣这些北方人都有些心烦气躁的。尉迟殿臣的两个儿子,都把衣服脱了,打赤膊呢。杨芥只穿了一件单衫中裙,一会儿一洗脸,扇子不离手。
不过,杨芥很喜欢吃海鲜。来之前,杨七已经写了一本食谱,专门介绍海鲜的做法。现在可派上用场了,杨芥把家里的厨师都带来了,每日给她们念食谱,让她们尽情做,人人海鲜吃到饱。
第76章 南粤接手 琼州建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