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3章 太想当然?[1/2页]

小欢喜:学神养成 你学习了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点,池远理解。
      但是……
      “教授,那是他们应得的啊!每支省队本身就限制了名额,国家队能全是一个国家队的人,也说明他们足够强,其他省奋起直追就好了?”
      “再说了,就算取消了‘每省只能一人进国家队的惯例,既不会影响各省参加国决的名额,也不会影响各省的国金数量。”
      “每个省,该来多少人还是多少人,该签约签约,该保送保送,各省也能直观地比较各自综合竞赛实力,犯不着一直比到国家队啊?”
      “而且,国家队的选拔,更多还是学生间的竞争。但有这个‘惯例在,多少学生得不甘心地结束化竞之路?”
      “取消这一限制,还能让国家队更强!”
      说真的,能在保证原有利益的基础上,还强大国家队,这难道不是件好事吗?
      听到池远这番话,马坚挠了挠鬓角,放下保温杯,讪笑道:
      “嗯……你脑袋还真是够清醒的,好吧,糊弄不了你,本来是不想跟你说这些的。”
      “但,还是说一说吧,这一惯例的产生缘由,可不像我刚说得那样简单。”
      他是真的不想提这些,这涉及利益,很不纯粹的。但又没办法糊弄这学生。
      叹了一口气,马教授娓娓道来:
      “一开始,全国上下的确只有同一个想法——选拔出全国最好的人才出战,为国争光。能多拿几块金牌就多拿几块,团队名名次高越好。”
      “也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差不多成为了化竞的绝对强国。”
      “但问题就出在这——‘绝对强国,单人名次在前面竞争的,都变成了我们国家。”
      “所以,渐渐地,大家发现,想要拿国际的金牌其实也不难,甚至都不需要选拔出前四名。”
      “前10名,前20名,实力也够了,一样能拿到好成绩。”
      “因此,外部的竞争逐渐转为了内部竞争。”
      “为国出战,多大的荣誉啊,这是每个省份的荣耀,更是学生们的荣耀。”
      “其中,前20名……你应该也看过榜单,前面的,也总是那几个省份。出战的也是他们,享受荣誉的也是他们。”
      “那其他省服输吗?”
      “肯定不服啊!既然前20名出战,都能拿金牌,荣誉也是一样。凭什么就让你们几个省份独占?”
      “强省会也不服啊,这意味着他们得将触手可得的荣耀分出去,但不服又不行……”
      “强省就那么几个,但我们总共有多少支省队?”
      “足足30支!二十多个省就盯着这几个省。少数服从多数,这是没办法的事。”
      “随后,再加之强省内部的某些因素,化竞国家队选拔规……不,就默认——4名队员需来自4个不同省份。”
      池远没想到其中的缘由如此复杂,但他更好奇:
      “教授,你提到强省内部的某些因素?哪些因素?”
      对此,马坚只是笑了笑:
      “这你,不能知道。你知道了没好处,不知道也没坏处。”
      池远无奈地挠了挠头,“好吧,然后呢?强省们就真的这样服输了?”
      马坚喝了口水润润嗓子,继续说道:
      “没错,最后事实摆在他们眼前,他们不得不服——试行的那一年,国家队这么选,还是拿了那一年的团体冠军。”
      “瞧瞧,这目不还是达到了?为国争光——团体赛冠军。小同学们也拿到了个人荣誉,金牌!”
      “至于名次,说真的,只有第一才会被人关注,但第一你知道的,他能巧到四人并列吗?”
      池远摇了摇头。那概率太低了。
      “所以,这个惯例就一直延续了下来。原因大抵就是这样。”
      马坚再一次笑眯眯地晃着保温杯。
      “但是教授,这难道就不是一种……打压了吗?”
      池远斟酌着用词:
      “那些强省不挺……呃,委屈的?其他学科都没有这个规定。”
      都将自己的荣誉拱手送出去了。
      “委屈?”
      马坚喝了一口水,微微摇头:
      “委屈也不一定委屈……不过强省里喜欢化学的学生倒是挺委屈,他们的竞赛路,反而更难了。”
      “你知道,我一向不喜欢内部竞争。这些强省学生,可谓内部竞争中的内部竞争,太难了。”
      “所以,我们这些招生的老师,也会着重看看这孩子会是哪个省的省一,但,这也是是我们能做的极限了。”
      毕竟,要按规矩做事。
      而且,像马坚这样的老师也不多见。
      池远得承认这点,不然,他也不会第一时间给对方打电话。
      但是……他还是觉得不对。
      “同为竞赛,其他三科竞赛都没这惯例,生物去年也改变了,化学不准备改变吗?要知道……去年,我们国家队可有一个银牌。”
      “好烫!”
      一不留神,马坚发出一声惨叫。
      “教授,你没事吧?”
      “没事,没事。”
      马坚摆了摆手,谢绝了池远的帮助,只是他的眼神有些幽怨。
      池远很懵逼:?
      教授叹了一口气,将水杯放在桌上,顺便晾了晾自己的舌头才说道:
      “去年得金牌的,是集训中的第三,理论跟你一样是第一,而且……还是我们帝都的。”
      池远:“……”
      ——啊,我们的人啊
      难怪烫到嘴。
      换而言之,那位集训第三,也是马教授看好的学生。
      “就是去年那个排在安东上面的女生?”
      “对,就是她。”
      谈及这个,教授语气都沉重了些许:
      “不过,归根结底,跟这‘惯例也脱不了关系。哎,她跟安东一个学校的,平时还挺……要好。”
      池远怀疑自己听错了。
      “安东?”
      还,要好?
      确定是安东?不是同名同姓?
      很难想象,一脸骄傲的安东是怎么跟女孩子相处的。
      池远这反应把马坚逗笑了。
      “哈哈哈,别看安东平时冷冷的,没什么表情,实际上还是个热血小伙!”
      “怎么说?”池远有些好奇。
      马坚却摆了摆手,“哎,这事很长,正好兴致上来了,我跟你讲讲去年的事吧?”
      池远喝了一口气,集中注意力。
      听马教授讲故事还不错的,至少,对方不故意说些大道理。
      “去年,开营前,我看到试卷就知道我们几个老师押错题了,真的运气不好。”
      “所以,我们对金牌数就没报什么期望,也没跟我们帝都队学生,特地提及国家队选拔规则。”
      “但谁能想到?安东和那个叫董欣的女孩子,就算压错题,还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分别拿到了第三第四?”
      “等等,教授,不是安东第四吗?”池远打断了他。
      “恩?”马坚回想了一下,确定自己没有记错。
      “国决的排名,安东是第三没错。集训成绩综合排名,他才是第四。”
      是这样吗?
      池远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但还是没有说出声,而是顺着问题继续引导:
      “所以,最后进入国家队的是,集训中排名第三的董欣?”
      “恩,但其实,也不仅仅是因为最后的成绩,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马坚咂了咂嘴,停顿一会儿还是说道:
  &nb

第383章 太想当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