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一章 渭北大营(一)[2/2页]

归唐 慕容绍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仪清问道。
      “这话我可没说。”老摊主连忙摆手,这些都是他猜的。
      “我还听说朝廷让李都督选一万军户,或是万户流民,最终李都督居然选了那些失了田地的流民。”
      “算他还有点良心!”阿圆插话道。
      “那可不?这李都督还有更奇怪的,别人出征都是招纳强军,而他除了选择流民之外便是到处寻找一些落魄工匠,和山野郎中。你们说奇怪不奇怪?”
      “确实很奇怪,估计他根本没有信心攻取碎叶。所以才做这些事情,将来应付朝廷也有借口!”阿圆替张仪清在三清殿时的事情愤愤不平,他打心眼里觉得李光是坏人。
      两名丫鬟还在叽叽喳喳的和老摊主谈论一些八卦,一旁张仪清却吃着汤面若有所思。
      吃完饭,几人又对着前路发起呆来。
      “小姐,咱们是向西还是向北去啊?”珠儿满脸疑问。
      张仪清看了看西边方向,问两名丫鬟说道:“你们想不想去西域看看?”
      “好啊,好啊!我听她们说西域很大很漂亮呢!”阿圆疯狂的点着圆滚滚的小脑袋。
      “可是小姐,咱们不是要去西域吗?干嘛来这里啊?”珠儿看着当先而走的张仪清忍不住问道。
      营门前虽然站着一队士兵,或许是因为流民们大多是生面孔,张仪清三人进营他们并未盘查。
      万户流民,算起来大约五万人。
      五万余人的营盘规模不可谓不大,沿着渭水连亘十余里,甚为壮观!
      入目所及之处,一顶顶帐篷井然有序的坐落在营盘的四周,拖家带口的流民还在纷纷从各处陆续赶来。
      每隔数十步,都有一口架起来的铁锅。
      张仪清看到一名中年妇人正坐在铁锅前给大伙张罗着饭食,旁边的小童踮起脚来努力的想要去锅里熬的正香的食物。
      妇女掏出一方手帕,爱怜的替小童擦拭着快溜到嘴边的鼻涕。
      一些新来的流民便在士兵的安排下住进早已经搭建好的帐篷里。
      几名郎中忙碌的奔行其间,替一些伤患诊治各处病痛。
      脸上失去色彩的小童们入营之后又变的活泼了,几人围成一团在帐篷附近追逐打闹起来。
      稍远处还有无数的流民汉子正在一名军官的带领下继续搭建着新的营帐。
      “小姐,你看那边!”阿圆指着南边说道。
      寻声看去,在靠近渭水的营口处,一群人正在河里捞鱼抓虾,十分热闹。
      张仪清发现流民们自进营盘以后,似乎不再彷徨失措她们的脸上又挂起了对于未来的渴望。
      她找了一处无人的帐篷住了进去。
      帐篷里,木盆木桶等生活物品十分齐备,甚至还有干净的被褥。
      将包袱放在地上,打开帐篷的小窗。
      正午的暖阳透过窗户照耀在女子的俏脸之上,张仪清静静的听着不远处的几名妇女正聊着对于未来的期盼。
      可她的未来又在哪里呢?今年她已经二十四岁还能再嫁人吗?
      天宝七年,三月末,西域女侠张仪清的故事便由此而始!

第九十一章 渭北大营(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