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章 家学[1/2页]

963局往事 王金陵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把拌鸡架吃完,喝光瓶子里大白梨汽水,擦了擦手,把盘子里最后一个鲅鱼馅的饺子送到肚子里,压了两张钞票在盘子下面,出门离开。
      虽然走到了夏天尾巴,但天气还是有点热,刚刚那家饺子店我经常光顾,并不是因为离家近,而是因为离福园近。
      福园是东北最大的古玩交易市场,也是我平时最爱逛的地方。
      我没有念大学,自觉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家里人也没有强迫我,现在想起来,其实我这大半辈子过得算很舒心了,没饿过肚子,想干什么几乎都凭我兴趣。
      父亲唯一强迫我的事情,就是在我决定不念书之后把我丢到的了部队里,我从小淘气,身体底子比较好,在新兵训练结束之后成绩优秀被选到了侦察连,在云南边境和毒贩交过几次火,当兵的过程中遇到不少有意思的人,也碰见不少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当兵的那几年过的还是很难忘的。
      退伍之后我干过不少的职业,也都全凭兴趣,这和我家底殷实有关,我父亲算是最早下海的那批人,时势造就英雄这句话一点都没有说错,那时候下海只要肯吃苦基本都挣到了钱。我性格本来就散漫,也就高高兴兴的当起了二世祖。
      人日子过的舒坦了,就寻思着给生活找点乐子,用我父亲的话说我就属于那种正事干啥啥不行,歪门邪道倒是熟门熟路的人。
      我对文玩的兴趣,可能是因为家里的原因。
      我家祖上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显贵,据我大伯所说,我们家祖上是一个读书厉害思维敏捷的才俊,但我怀疑我的那位先祖大概拍马屁也蛮有水平,成了太子也是后来的明宪宗朱见深的门客,在那场夺门之变里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事后论功行赏,封了一个正三品的文官官职。
      天下太平时文官手握大权,从宋朝开始文官地位就要明显高于武官,到明朝的时候文人的地位到达顶峰。
      由此可见,我祖上在当时也算是比较厉害的人物了,手上没有什么大权,但是人脉路子极广,社会地位和实打实的正三品文官俸禄摆在那里,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以前的读书人大多好古好风雅,我先祖也不能免俗,据说他嗜好收集名家的书画。
      在明朝前一半天下太平,是文官主导朝廷,文官花花肠子多,这当然也导致了腐败成风,无论是为了名还是为了利,反正当时不少求官或者求财的人投其所好,据我爷爷说,当时先祖手上的书画收藏达到了一个极其可观的数量。
      我先祖的儿子大概是个比我还要游手好闲的二世祖,读过书,被我先祖引荐到了当时不起眼的三皇子门下,即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
      这位二世祖虽然纨绔却也争气,在这件事情上老老实实听了他爹的没有什么怨言,朱佑樘度过了一个非常坎坷的童年,万贵妃一直迫害他们母子,甚至宪宗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儿子,二世祖几乎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在这个时间结交了朱佑樘,两人关系颇深。
      有一次宪宗叹息着对我先祖说:“我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我先祖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宪宗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我先祖说出了真情。宪宗皇帝听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
      宪宗皇帝第一次见到自己那因为长期幽禁,胎发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儿子,不禁泪流满面,感慨万千。当天召集众臣,说出真相。
      我先祖第一个公开了自己儿子已经投在了朱佑樘门下的消息,有了我先祖开这个头,又知道我先祖是出了名的精明,大家多半也就猜到了皇帝的意思,后头就有很多有人开始站在了朱佑樘这一边,渐渐的三皇子就变成了天命所归。
      果然三天之后,颁诏天下,立朱?樘为皇太子。
      朱佑樘一心认为自己能从当时那种随时可能“暴毙”的情况下,一步步成为皇帝,我

第一章 家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