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了出来了。”
“你说查出什么了没有?”
众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着!
华憬煜对着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的华憬翊拱了拱手,道:“启禀陛下,朝云确实是中毒而死,这毒极其的狠毒。”
“所中何毒?”
“化尸水。”
听闻此言,众人鸦雀无声,面面相觑,一言不发。
“化尸水?”华憬翊疑惑道。
“安煜王,这到底是何毒药?”宋濂蹙眉疑问问道。
“闻所未闻,顾大人,你这女儿靠谱吗?”韩致一脸看戏般的看着顾临之,什么化尸水,他活了这么多年,就没过。
顾临之拂袖怒道:“你一个文官,懂什么是毒药吗?不懂就给我闭嘴吧,没事儿?N吧?N吧瞎放什么厥词。”
“你…”
“我怎么了?”
看这架势是要当着陛下的面打起来啊!
顾绾连忙拉住顾临之的衣袖,道:“父亲,您跟一个什么都不懂,又觉的自己什么都懂的人废口舌做什么呢,口干了吧,喝口茶吧。”说着拿过身旁桌子上的金樽递给顾临之。
顾临之怔怔地看着顾绾递过来的金樽,面露难色,看着顾绾,“女儿啊,你这是要毒死我吗?”
“爹,你胡说什么呢,就算毒死别人我也不会毒死您呀,您可是我亲爹呀。”顾绾又转念一想,笑了,“爹,您怕了?没毒。”
顾临之撇了撇嘴,摇头道,“我不渴,绾儿啊,爹见韩大人这嘴唇有些干呐,快,你说你怎么这么眼力劲儿呢,赶紧的,给韩大人奉上。”对着顾绾使了使眼色。
顾绾领会,挑了下眉,上前几步,来到韩致面前,双手奉茶,道:“韩大人,顾绾先前多有得罪,还请您大人不记我这小女子的过啊,父亲说的没错,您这嘴唇发干,您请喝茶。”
这父女俩是逮着他一人整是吧?现在满朝文武哪个敢喝这里的东西,可眼下顾绾这一举动,这一番说词真是让他骑虎难下,驳了她吧,到时候落下诟病说堂堂一个翰林院大学士得理不饶人,欺负人家一姑娘。
只见顾绾又开口佯装委屈道:“韩大人,您这是不肯原谅我这口无遮拦的小女子吗?大人您还记我这小女子的仇吗?”
华憬煜背过身去,笑了笑。
她这嘴到底是怎么长的,每次都能让人领略到不同的风格!
韩致瞪着顾绾,一口老血差点堵在喉咙里了。
韩清穆看了顾绾与顾临之父女一眼,对顾绾笑了笑,道:“顾大人,顾二小姐,这杯茶,清穆代父亲喝了。”说着拿过顾绾手中那金樽仰头饮尽。
韩致大惊,急忙上前皱眉喊道:“快吐出来,现在这大殿之上的任何东西还有谁敢碰?”回头怒视着顾绾父女,“顾临之,你这是在纵女行凶。”
“韩致,你可别血口喷人啊,我怎么就纵女行凶了?我是杀谁了呀?”
“韩大人,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我也向您认错了,您怎么还反倒污蔑起我们了呢,爹啊,我好冤啊,您也冤啊,被人戳着脊梁骨说我们顾家。”顾绾说着哭丧着脸,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就是不流下来。
“不是…你们…”韩致气的伸出发抖的手指着顾绾他们。
韩清穆见状,急忙拦下韩致,站在他身前,躬身道:“顾大人,家父不是这个意思,还请顾大人,顾二小姐别往心里去,今夜之案兹事体大,望大人莫计前嫌,以查凶为重。”
“闺女,你看…”
顾绾松了口气,眨了眨双眼,把眼泪憋了回去,“爹,大人不记小人过嘛,这不是您常说的嘛,韩大人您有韩院首这么一个,一表人才,风度翩翩的儿子,还真是您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你…”
顾绾与韩清穆并无冲突,点头歉意道:“韩院首,顾绾不会人情世故,说话向来直了点,有哪里得罪之处还请勿多包涵。”
“哪里哪里,顾二小姐为人直爽,快言快语,韩某有幸遇见,这是韩某的荣幸。”
华憬煜默默在一旁倒是听出了不一样读解。
寒暄归寒暄,客气归客气,表面功夫罢了。
华憬翊倒是坐在高台看的是很有兴致,难怪华憬煜一定要让这尚书家在外传言极差的二小姐来参加宫宴,还不惜去求太后派李嬷嬷去教授礼节,照现在看来,这顾二小姐不但没疯症,还聪明耍滑着很啊!
“行了,顾绾,朕问你,这朝云是如何中毒的?”
哈?鬼知道是怎么中毒的,她只负责验尸,不负责查案子。
“陛下,臣女只会验尸,不会查案。”
“你倒是坦然。”
废话!不坦然能行嘛,这查案子的事儿本来就是大理寺与京兆府的,她可不想淌这趟浑水。
华憬翊望着顾绾,目光颇深,随后笑了出来,“果然有趣,憬煜说你会那么一点查案头脑,你就把你那一点本事拿出来让朕瞧瞧,错了,朕恕你无罪便是了。”
华憬煜,你这王八羔子又胡说了什么呀?
顾绾狠狠的剜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华憬煜,只见华憬煜尴尬的朝着顾绾笑了笑。
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顾绾尴尬却不失礼貌的福了福身,“那臣女推说一番。”
顾绾直起身走到朝云郡主生前所坐之位置,拿起金樽瞧了瞧,娓娓道出,“银针能试毒,但不能试百毒,诸位方才所做之事皆是徒劳。”
韩致怔住,随即笑道,“无知小儿,这自古试毒皆用银针,又何来一说不能试百毒?”
“韩大人,要不您来说?”顾绾翻了个白眼,继续道,“银针就算是真的变黑了,那东西也不一定就是有毒。”
文武百官们瞠目结舌,纷纷露出不屑嘲讽之色。
果然如韩大学士所言,无知小儿!
这一群没文化的人,等下让你们看看什么叫科学的力量。
顾绾道:“陛下,臣女可当殿验证臣女所言非虚。”
“哦?好,你可需要什么?”
“生蒜。”
“生蒜?曹录去拿。”
曹录是华憬翊身边的贴身小太监,他领旨出了大殿去,大约一盏茶后,提了只食盒回来,里头放了好多个个头较大的生大蒜。
顾绾接过对曹录道:“有劳公公了。”
顾绾从食盒中拿出一颗掰开,剥了几颗生蒜放进干净的琉璃碗里
第35章 男左女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