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八十六章 理学的传播[1/2页]

权宋天下 老大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方面,赵复原本就无意在北地主动传播理学,在他看来,北地文人传承已断,根本没资格接受这些学说,尤其是朱熹理学。
      另一方面,自己满腹经纶,在南京府却没有人欣赏。这种感觉甚至比在燕京时还让他觉得憋屈。
      但是,当时引荐他的姚枢已经去了和林,自己苟活于燕京或是南京府也就罢了。跟着姚枢去和林侍奉蒙古王公,日后哪里还有脸去见先人。
      于是,赵复只能努力地将自己沉寂于学问之中。除了与王鹗一起帮助元好问编辑《金史》之外,自己也开始撰写《希贤录》,载以伊尹、颜渊诸儒言行,以供世人遵循。
      赵复希望此书成后,能成为海东学院学子处世之圭臬。
      然而,直到现在为止,似乎感兴趣的人也不多。这让赵复未免愈加失望。
      学问上不被认同,赵复还能熬得住。
      但是在南京府呆着,却寻不着机会为宋国做些事,这才是让他觉得最为焦虑的所在。
      因此,与赵权见完礼,不等落座,赵复就直接拱手而问:“不知故国可好?”
      赵权去宋国时没多少人知道,回来后给诸位都带来了一些礼物,因此大伙儿也都知道了他的行程。
      赵权闻言一笑,回答道:“泉州府歌舞声平,乐不思蜀。”
      赵复脸色一黯。
      自高宗后,宋国朝廷上下,无不以恢复北地为国事。然而,百多年来,从隆兴北伐、开禧北伐,到端平北伐,每一次都是以惨败收尾。
      到如今,金国已没,北地的收复却越来越看不到希望。以至宋国朝野上下,现在连北伐的声音都听不到了。
      百年之前,北地百姓还多自认为宋国遗民,如今北地汉人,又有几人认为自己还是宋国人?
      即使真的能将中原之地重新纳入宋国,这里的汉人,还会支持宋国吗?
      更何况,如今宋国财赋艰难,承平已久的宋人,又有几个愿意为了恢复北地而承受更重的税赋?
      歌舞声平、乐不思蜀,赵权这句评价,简直就是一针见血啊!
      看着良久不语的赵复,赵权又微笑着问道:“赵先生,可欲往故国一游?”
      不仅是赵复,连王鹗与李治都是一怔。
      “赵先生莫要误会,你刚来南京府时,我就说过,你在这是自由的,想走或是想去哪,没有人会对你有所羁绊。
      当然,我还是希望你可以留在南京府。”
      赵复一声长叹,“天下之大,又有何处是赵复可容身之所?”
      “如果你有意,我可派人护送你往泉州一行。”
      赵复不可置信地看着赵权。
      当时姚枢把自己从德安救出时,几乎是半邀请半胁迫地把自己带至燕京。虽然未曾明言,但其意很清楚,是绝不可能让自己回到宋国的。
      可是,南京府就能这样毫无顾忌地让自己回去?
    

第六百八十六章 理学的传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