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章 石忽银行[1/2页]

权宋天下 老大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和林事变之前,南京府不断派人过来建议自己回南京府躲避这场灾乱。就是家中老妻,也不止一次苦苦哀求。
      但是,姚枢把儿子姚炜送去南京府后,自己还是选择了留下来。
      一方面,他心底毕竟对这个局势还存着那么一丝侥幸的希望。而最重要的是,他已经回不去了。
      一个人活着,就必须对其他人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人,是不会有人珍惜的。
      这是姚枢年近半百之后,才终于醒悟出来的道理。
      南京府,不缺纵横捭阖之人,早就没了自己的位置,也没了自己的基础。在那,无非是多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扛的老儒,于事无益。
      但是南京府到现在为止,一直缺一种人,缺一种肯在蒙古人面前,奉上自己膝盖的人!
      对蒙古人的刚,南京府上下,完全没有任何心里障碍。
      但是对蒙古人的顺,却无人愿意甘心承担。
      刚过易折,惟有阴柔相济,方可纵横天下。
      南京府既然存在着这个漏洞,那从今往后,就让自己补上这一缺吧!
      第二天一早,把自己收拾清楚的姚枢,告别了一脸忧虑的容氏,直接来到了扫邻城的犹太教堂。
      列维早已经这里候着他了。
      两个也无太多虚礼,直接进入主题。
      姚枢接过列给拿出来的一叠细则,认真地翻看。
      良久之后,姚枢微皱着眉头问道:“某有一事不明,按这条呈,其实推广纸钞对于南京府来说,并无太多利益,反而在前期需要投入巨款。无论是与发行总额相对应的储备金银,或是遍布各地的票庄分号,所费极巨。
      但是相对收益来说,其实并不合算。
      这样做,是有其他方面的考量吗?”
      “是的,南京府此举,其实是在帮助蒙哥。”
      “帮助蒙哥?”姚枢眉头紧蹙。
      难道说,赵权自此放弃了对中原的觊觎,准备一心当个蒙古国的顺臣?
      列维盯着姚枢的眼睛,问道:“你还记得,当年你离开南京府前往和林时,权总管有过与你的约定吗?”
      姚枢肃然地点了点头,“只要我不依附于忽必烈,南京府不会对我有任何的限制。”
      “南京府此时,希望在蒙古国内推行纸钞,一方面是以此来缓解蒙哥艰难的财政困境,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以此布局,未来用以对付忽必烈。”
      姚枢吃了一惊,“忽必烈?权总管觉得,忽必烈未来会取代蒙哥?”
      “不知道,他没说,我也没法做出这种判断。且当是未雨绸缪的一种手段吧。”
      姚枢点了点头,如此,倒也是说得通了。
      金国灭亡之前,北地货币体系就已经处于崩溃状态。
      但是蒙古国接收了中原,却根本没去重新厘清这个体系。
    &nbs

第八百章 石忽银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