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此时,朝里又有人出馊主意了,要求朱破虏进京面圣自辩!衡王倒是同意,朱破虏想来想去不愿意去,崇祯这个小心眼,他可不打算把自己的小命交到崇祯手里。于是推了一次又一次,说自己病入膏肓,快死了!
事情开始发酵了,崇祯也有了心结!让你来面圣是给你脸了,你可倒好,推三阻四,难不成真有反心?如果不是杨嗣昌认为现在是剿匪的关键时刻,崇祯真有心把朱破虏抓来问问。圣旨口气也变得严厉了。
朱破虏想来想去,送给崇祯一本造车机要,说是他自己日夜苦思冥想,其实是为了大明鞠躬尽瘁,这本造车机要可以提高运力,大大节省运输损失。他需要平息一下崇祯老头的怒过,于是他又托德王给崇祯送了一封密旨,大意是长平公主聪慧伶俐,他想尚公主!他对公主仰慕已久,心怀大明。
朱破虏倒也实在,告诉崇祯他不善朝堂,只能做点事情,他现在还能牵制一下大清,正好有利于大明剿匪。如果他被坑死了,大清少了牵制,必然屯兵南下。如果公主被他尚了,他愿意保大明的太平,伺机攻击大清盛京。当然,崇祯如果暂时不同意,可以慢慢考虑。
崇祯本来收到造车机要算是收了怒火,结果这小子又来尚公主,言外之意还必须尚,这可把崇祯气的够呛。你小子见过长平吗就要尚?不过转念一想,看他这意思是非尚不可了,他反而不太担心了,既然想尚公主,就老老实实打大清去。
既然惦记着尚公主,必然不会是投靠大清的。好歹也是大明的郡王,而且还能尚公主…于是崇祯悄悄告诉朱破虏,长平公主现在还小,过几年再尚!
不过崇祯倒是疼爱这个长平公主,悄悄地把这事儿告诉了长平,说外面有个野小子想尚她!谁知长平公主比他消息灵通,说那个野小子也算天资聪慧,爱民如子,可以考虑一下!
闰四月,朝廷加派“剿饷”280万两。以熊文灿为主理,主持“十面张网”会战。朱破虏的海军也已成型,正式成立渤海舰队。
玄武军又扩充5000人,除了加强金州卫和东方棱堡的防卫之外,一千人留守大连,同时维持治安。另外三千人跟随陈二虎的渤海舰队,南下寻找台湾。
破虏庄的留守部队,朱破虏派了一千出去四处剿匪,几个月下来把山东境内缴了个干净,人家是义务剿匪,后来山东布政使在德王的吹风下,给破虏庄送了粮食1万石,加上玄武军抢的,满打满算弄了三万石。他那知道,朱破虏现在饿急眼了,满眼都是粮食,总不能天天吃鱼吧,只好出去抢了。
山东的贼寇也是急眼了,我们都是良民,破虏庄的玄武军才是真的土匪。朱破虏一看,有赚头,上书崇祯要不要帮忙剿匪啊?崇祯告诉他,想立功尚公主了吧?打清军去!谁知朱破虏还和他腻歪上了,就是要去剿匪,原因是自己快饿死了,不剿匪他就成匪了。
于是,崇祯同意了他的请求,不过杨嗣昌说没钱,熊文灿说没粮,意思很明显。朱破虏说不需要,粮我自己抢,钱我也自己抢,于是玄武军挥师南下,跑到江苏安徽一带去剿匪了。
这回朱破虏乐了,江苏安徽的土匪好肥啊!朝堂上就有人不高兴了,你把人家洗钱的铺子给砸了,人家能开心吗?各种弹劾雪片搬飞来!朱破虏可不管,老子快饿死了,管你那么多,使劲抢!两个月下来,山东江苏一带都开始流传,“玄武到,贼寇跑,百姓安居乐逍遥!”在大明,玄武军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崇祯听了,不置可否,泥鳅一条,由的他闹去吧!
这天,玄武军营长孙铁虎一行抢了几天,弄了几万石粮食,离青州太远了,想着弄到南京让陈小鬼帮忙弄回去。谁知把南京诸王吓个够呛,现在官场上把玄武军传的跟恶魔一样,这帮人不会来打算来南京抢一把吧。虽说南京也有2万兵马,但是他们这点兵马,别人不知道,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于是都去找魏国公,让魏国公主持局面。
魏国公也是急昏了头,当即保证出兵把玄武军缴了,这还反了天了,但他心里也有点犯怵,玄武军的事情他也听说了,虽然谣传当不得真,这队人马把江苏贼寇杀了个天翻地覆,真要来抢南京,万一出了额意外,这屎盆子必然扣到他魏国公的头上了。只是徐怡提醒他,玄武军是朱破虏的,必然不会来抢,派人去问问便知道了。
徐怡也在想,这朱破虏派人剿匪,怎么剿到南京来了,难不成是来抢媳妇的,就算抢媳妇,从海上来抢不是更方便?想到这里,心里突然一乐!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派去的人很快就回来了,说粮草太多,想从南京送回破虏庄。
魏国公派了个将军去引导一下,顺便吩咐下人给各个勋贵传个话,人家就是路过,木事,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吧!勋贵们心里踏实了,其他心思就活泛了,多少东西啊,一千多人都拉不了。派人去了一看傻眼了,浩浩荡荡一千多流民帮忙拉着几百辆车的粮草,军容整齐。这得有多少东西啊。但是这个劫不好打!
玄武军找到南京的青记,把东西交接完以后,又跑到了魏国公府,这可把魏国公吓坏了,这又是咋啦?派去的将军说人家不听自己的,办完事非要来魏国公府。这不会是来抢国公府的吧,不过想着徐怡和朱破虏那边
第 13 章 忽悠崇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