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35 章 帮助崇祯[2/2页]

学着做明王 幼儿园宝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回轮到杨嗣昌震惊了,几百里路,三天如何赶得到。但看来不是信口胡说,既然人家打赢了,应该能做到。杨嗣昌回头吩咐把东西送到华夏物流,清单随后送来。
      杨嗣昌从华夏物流回来便赶紧去找崇祯,俩人熬了一夜把清单确定下来。崇祯虽然震惊于华夏物流的能力,但是知道自己的将士除夕前都能收到年货,也是高兴异常。去他妈的皇帝,去他妈的麻烦事,将士们开心就好。
      这回兵部和户部的人也惊呆了。他们知道昨天长平公主送来好多东西,但是很多地方离这里很远,怎么可能送到?就算送到了,还得分发,没有十天半个月怎么可能弄完。但是看着崇祯言辞凿凿的样子,又看看杨嗣昌淡定的样子,也不敢置喙。崇祯装了一次逼非常地开心,故作神秘地说道,众爱卿放心吧。你们赶紧把清单送下去,别误了事。
      老板刚发了年货,这时候怎么都不能乱说话。惹急了把年终奖收了,你就傻眼了。于是赶紧回,六百里加急把各自的清单送往各地。
      华夏物流收到清单,当即安排六百里加急,送往各地的华夏物流。由各地直接从附近调货,各地不方便调的,才安排人手尽快送去。
      兵部的派去的人回来一说,杨嗣昌都傻眼了,等他们到了大同,太原,人家的粮食已经到了,其他等地也多半如此。杨嗣昌来不及多想,便赶紧去给崇祯报喜,去了以后发现户部的人也回来,银子很多也送到了。
      洪承畴很开心,虽然银子和粮食不多,但是这个时间很重要,马上就是除夕了。当即朝北京方向磕了个头,然后召集众将发银子做饭,除夕晚上管饱,将士们顿时热情高涨。各地也基本都是这样,就是比较远的兰州,也在除夕前收到了粮食和银子,之后还陆陆续续收到了一些鱼肉猪肉、食盐、水酒等等。
      边关将领从来没有这个除夕过的痛快,陆陆续续收到送来的东西,当然开心啊!以前除夕毛都没有,天寒地冻,哪有人来送东西。况且现在到处战乱,皇帝都穷的要命,竟然记得除夕给他们送吃的,高兴!!!
      崇祯和杨嗣昌见真的能送去,还是免费送,当即又采购了一些东西,有些在华夏物流的建议下,换了品种,又从华夏百货调了一些东西。陆陆续续给各地送去不少物资。今年是各地将领过的最舒心的一个年的,不断送来的各种物资,数量不多,但是胜在及时,大过年的,不停地收快递,暖心!
      朱???聘?珈豕?艘桓瞿辏?竽瓿跷澹?舫塘嘶亓舜罅?3珈鹾脱钏貌?烁卟闪业乜醋鸥鞯亟?克屠吹母行恍牛?底胖???频氖虑椤A┤寺??靥傅搅嘶?奈锪鞯氖虑椋?钏貌?髦氐厮担??奈锪鞯哪芰υ冻??堑南胂螅?飧鲲诰衷谌??鞯囟己艹缘每??笄濉⒚晒拧⑴丫?⒚骶?技僮翱床患??屑父龇且?鲅劭吹降模??值模?侄急欢缌耍?比挥械哪源?脖欢缌恕2唤瞿源?欢缌耍?芪У母髦质屏Χ计鄹核??涑闪似乒耐蛉舜罚?愕纳焓值娜司推婀至耍?揖痛蚋鼋僭趺炊几?矣谐鹆怂频亍
      原来,清军、蒙古来大明抢劫,发现一个问题,有钱有粮但是没盐,偶尔弄点,又黑又苦,倒是华夏百货和华夏物流有,联系以后发现人家不卖给他,说是大明的土地上不能和清军交易。气的那个清军将领回去就想点兵灭了他,后来他们的贝勒告诉他,想死就去,他敢抢,皇太极就会剁了他。那个清军将领懵逼了,这怎么扯到皇太极了,他只好理解成这是皇太极的镖局。
      没办法又去找华夏百货,人家还是不同意。不过临走时说,你要是把钱拿来,我们运送的时候难免也会丢一点东西。那个将领回去琢磨半天,试试吧,反正不差钱,抢就是了。赶紧给华夏百货送去白银两千两。结果人家啥表示都木有,只是派去跟华夏百货交涉的人,发现车队走着走着,扔地上两袋盐。赶紧捡回去,我去都是精盐,只是太他妈的贵了。算了,能弄到就不错了。
      从那之后,清军中就流传开了,缺啥你就送钱给华夏百货,然后告诉他们需要啥,然后跟着华夏物流走,他们走着走着就会丢一些东西,当然清军也配合着追两部,然后把东西捡回去就好了。什么山贼,强盗慢慢地也都发现了这个秘密,上至兵器铠甲,下至针头线脑,应有尽有。至于明军更方便了,直接送货上门,只是要求现银,还打八折。
      想抢?那你最好掂量一下。有一伙山贼不知死活抢了一车货物。结果没几天出去的时候就被清军给盯上了,干死一大票;回到山寨屁股还没坐下,附近两个山寨联合又来偷袭,刚逃出去就被明军给围了。货物过几天又回到了丢失的地方,就插了一杆旗,华夏物流,没人再敢动,后来华夏物流的人来了赶着车走了。还有庆阳府的知府,想着花钱多浪费,栽赃华夏物流通敌,把货物给扣了。结果没几天清军就来干他,清军干完山贼干,跟周边求援都说忙着没空,自己作死别拉上我们。甚至他的税银周围的明军都被扣了,说是有人举报说他给清军送礼,交涉无果,人家就是一口咬定清军那边有细作回来报告说他和清军勾结。这个知府被清军、叛军、明军轮流干,就跟商量好的,清军刚走,叛军就来了。更有甚者,有人派了援军,刚进城说没有反贼,便要走。刚出门还没来得及关门,清军骑兵就来了。援军说是打不过全跑了,清军也不追,就往城里冲,把那个知府差点吓死。周围的百姓更是听说这个知府通敌,所以把清军叛军什么都给引来了,都是他祸害的,于是百姓把那个知府祖宗八代骂个遍。这个知府懵逼了十几天,焦头烂额,才打听到,就因为他抢了别人东西。你妈,我抢个镖局碍你们啥事了?骂归骂,赶紧把东西送回去,然后大家就散了。
      以后,大家该打架打架,甚至清军和叛军遭遇战,打的热火朝天,华夏物流的车队大摇大摆旁边过,就跟没事儿人一样。华夏物流说了,我就是做买卖的,我不打架,我是好人,你们使劲掐,和我没关系,我就是吃瓜群众。洪承畴其实也听说,陕西境内四股势力打的真他吗热闹,正经商队都快绝迹了,只有这个一个商队偶尔还来转悠转悠,只要你有钱,东西倒是大都能搞到。搞不到就退钱,童叟无欺。
      大家慢慢都知道了这货和谁都做买卖,然后你要敢打他,他就不做生意了。说是路途艰险,本来就是赔本赚吆喝,被抢了生意做不下去了,那个谁谁谁抢的。大家马上了然,咱们之间的恩怨先放下,先干那个不开眼的。灭了以后,大家该和谁敢和谁干,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陕西有个什么山上飞,跟华夏物流买了一堆兵器铠甲,当然不是朱破虏自产的,然后跑河南得瑟,被卢象升干死了,陕西有个山中虎又买了一堆兵器铠甲,还是这一批,新鲜热乎。
      粮草,食盐,铠甲兵器,应有尽有,只认钱不认人。陕西就像一锅沸腾的油,只有华夏物流淡定地跑来跑去赚钱,该去哪儿去哪儿。其实各地都一样。汉中那伙山贼更惨,抢了躲在山里不出去,来了几波山贼打回去了,想着这回没事儿了吧,好吧卢象升直接大老远跑来把他干死了,而且是赶尽杀绝。然后货物又神奇地回到了它来时的地方。从此江湖流传,宁惹皇帝老儿,别惹华夏物流。你不知道谁会跑来弄死你。
      杨嗣昌说完这些有趣的事儿,又说物流这词真是准确,货物流动,不分哪方势力总是有需要的。谁打他,他就不流了,然后你就成了众矢之的,不干你干谁,咱俩打架,你打他干嘛,有病是不?崇祯的锦衣卫也有类似的消息,拿着朱破虏的好处,当然也不忘调查朱破虏的底细,皇帝嘛,啥时候不是两手抓。那些趣事,在他们眼里当然很快就看到了本质。当然你知道他给清军卖东西,又能咋滴,他说被清军抢了。
      而且他现在知道了给他押运南方税收的就是华夏物流,你把他禁了,你敢说还能收到银子?他能想象到清军、蒙古、叛军合起伙来干他的情形,甚至自己的明军都可能找个理由跑路了,他就一个送货的,你和他过不去,有病吧?对吧,他就是送货的,你们该咋干咋干,人家谁都不帮。

第 35 章 帮助崇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