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他俩的任命,朱破虏对其他省份的任命也进行了调整。陈二虎任南京浙江总督;李铁矛任福建江西总督;郑芝龙任河南湖广总督;杜铁剑任四川贵州总督;慕容达达、李定国等人带领除驻守各地的华夏军外其他军队,回大连修整。诸葛长风和明仁也跟随慕容达达都回到了大连。在这里他们将重启自己的人生,真正的人生,当她们到达大连的时候,他俩意识到,曾经的岁月是那样的晦暗,未来的人生才真正有意义。
待慕容达达等人回到大连,已经是十二月底了。几个月来,几人带兵三万,平定湖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并且按照华夏政策完成了基本的改革,各地已经基本进入正轨,启动了休养生息进程。而且,张献忠那里好歹算是开了个头,西藏就让他慢慢打吧。
就在调任各省总督的同时,朱破虏还和李自成联系了一下,跟他讨论了将来的打算。他告诉李自成,他的想法是好的,大明百姓确实吃了很多苦,但是现在各地已逐步平定,休养生息,很快大家就能过上好日子了。他的未来,造反这条路可能不那么好走了。
李自成也在发愁这件事,自从河南被华夏控制以来,老百姓的吃饭得到了保证,而且今年各地也都组织人手开始播种,大兴水利,整修道路,虽然收成依然不好,但是老百姓的吃饭还是可以保证的,愿意跟着他造反的人越来越少。
不仅如此,山西境内也逐渐安定下来,孙传庭平定了各处叛军,并且把李自成的势力赶出了山西。在崇祯的钱粮支持下,组建组织了一支精锐,十几万人,经常攻打他的陕西,虽然各有胜负,但是李自成已经有点吃不消了。特别是四川大片沃土丢失,他的粮食也有点捉襟见肘。
陕西境内情况也不算太好,蒙古人还时不时来抢劫,陕西虽然在李自成的治下也在休养生息,但是困难重重。好在这边矿产也不是少,和朱破虏换了不少粮食铠甲,这才勉强维持住。只是领土往华夏那边扩张已经不太可能,只好往西边扩张了。
但是他的粮草不济,兵甲也不算充裕,兰州往西,他也是有心无力。既要防备孙传庭,又要防备蒙古,四战之地,不是啥好地方。
于是朱破虏给李自成开了个条件,如果他愿意投降华夏,可以给他指一条明路。李自成本来是不愿意的,但是各方面压力很大,特别是高一功回来跟他说了四川的情况,华夏军战力太强,根本不是他能对抗的。
而且华夏现在控制了大明的大片领土,而且听说崇祯都和朱破虏穿一条裤子了,摆明?马硬干肯定也是得不偿失。于是李自成也只好和朱破虏聊聊未来。
李自成自然关心他自己的出路,他的部下的出路。得到的回复基本是让他满意的,李自成有两个选择,第一个当然是投降,第二个他可以以兰州为基地向西发展。
出乎朱破虏的意料,李自成决定投降,但要求朱破虏给出详细的安排。朱破虏告诉他,如果他真的投降,他可以保留三万精锐,最好是骑兵作为辅军,在朱破虏的协助下,收复西域各地,当然首先是新疆。其他人马可以解甲归田,也可以自己去闯荡,就是造反,当然不能在大明境内。朱破虏可以提供一定的兵器铠甲和粮食。
李自成知道朱破虏给出的条件是很丰厚的,虽然没有提及具体的安排,但是仿照张献忠的安排还是可能的,自己作为新疆总督替朱破虏去开疆拓土,至于其他部下也算是有一个好的归宿了。虽然没有封官许愿,但是也没有蝇营狗苟。
李自成同意了,不仅同意了,竟然随着华夏物流的商船直接来到了大连。朱破虏接见了他,李自成很吃惊,这位搅动风云的人物竟然如此年轻,大连的城市建设也是自己从未见过的,华夏的实力也是自己无法企及的。
朱破虏也很吃惊,吃惊于这位历史的宠儿,竟然有如此魄力,为了自己的子孙和部下,愿意亲自前来试探自己的诚意。当然朱破虏不屑于和闯王再玩儿什么计谋,如果玩儿也早都玩儿过了,他和张献忠就是朱破虏的两把大锤,把大明的封建势力砸个稀烂,目的早已达到了,至于后面的,属于边际效益。如果能把西藏和新疆的旧势力砸烂了,他自然是乐见其成的。就算砸不烂,也能破坏一些,打打前站,将来自己收回新疆和西藏的时候也可以轻松很多。
既然李自成有足够的诚意,朱破虏也有足够的诚意,也给李自成安排了大连学习旅游课程,时间半个月。李自成的学习还没有结束,慕容达达等人都回到了大连。于是李自成见到了李定国,李定国他是熟悉的,当初跟着张献忠造反,自己也是见过的。
几年不见,刮目相看。李定国已经成为华夏的大将,纵横战场,开疆拓土,在陕西也是有很高的声望。李自成看着李定国,竟然有点自惭形秽,如果不是他把张献忠打的抱头鼠窜,自己也没有机会控制四川大部分地区。当年自己都不太在意的一员小将,现在已经成长如斯。
李定国倒是一如既往地尊重闯王,俩人也聊了一些心里话,他告诉李自成,华夏的根基,不是强大的军队,不是吃不完的粮食,而是他们理念,为老百姓服务。所以现在造反是肯定没有市场的。而且华夏王胸怀大略,见识高远,跟着华夏王既能为百姓谋福利,也能一展自己的抱负。
李自成这回彻底了解了华夏力量的源泉,也感受到了华夏的真正的力量,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李定国还告诉他,如果不认可华夏的治国理念,他依然可以继续造反,甚至可以和朱破虏商量一个解决办法,但是一旦投降就要慎重,一句话要讲诚信。
李自成原来是被迫跑来想给自己的家人和部下找个出路,但是这几天的所见所闻,让他决定真正的归顺,如果朱破虏真的心胸宽广,他也愿意在华夏做点事情。
李自成找到朱破虏,再次认真地表示,自己是诚心归顺华夏,愿意为华夏百姓尽一份力,也希望朱破虏能善待他的孩子和部下。朱破虏看着李自成慎重的样子,也慎重表示,没问题,他的孩子和部下,既然归入华夏,自当善待,包括李自成。但是旧账也得算清楚,一听这话,把李自成吓了一跳。朱破虏笑了笑,解释道,李自成的势力,也要全部按照华夏政策进行整顿和改编,像之前大明那样的投降是不可能的。
朱破虏的意思就是既不会为李自成开绿灯,也不会针对他。李自成很坦然地答道,自当如此,他唯一担心的是不能得到公正的对待,他不羡慕大明那种投降的方式,从开始就意味着背叛。
随即,朱破虏告诉李自成,他计划组建收回新疆,李自成就去完成这个任务,他会另外派人协助。李自成本觉得这个任务有点难,一听朱破虏要派人协助,赶紧答应下来。
朱破虏任命李自成为新疆总督,另派五千青龙军、五千玄武军协助,另派史可法担任副总督,协助推行华夏政策。史可法已经来大连一年多了,一直协助处理一些政务,正好让他去协助李自成,毕竟李自成对华夏政策也是半瓶子晃荡的水平。
至于李自成的势力范围,陕西交接给华夏,兰州附近地区则作为李自成西进的基地,修建棱堡,粮仓。李自成首先要交接陕西事务,然后再去兰州准备平定新疆,现在新疆大片领土被蒙古占领。
朱破虏考虑再三,命慕容达达任陕西山西总督,带领玄武军一万,青龙军一万,先行和李自成交接陕西,然后和孙传庭接收山西,并推行华夏政策。慕容达达倒是无所谓,去哪儿都行,朱破虏告诉他,主要是考虑他对蒙古比较熟悉,派他去不是让赶紧杀绝,该收拢的也要收拢,毕竟将来整个蒙古都将是华夏的领地。慕容达达明白了,他跟朱破虏要两个人,就是从四川带回来的诸葛长风和明仁,朱破虏本想留在大连的,既然慕容达达要就给他了。
随即李自成和慕容达达带领三万华夏军从大连出发走水路去西安,走之前朱破虏告诉他俩,李自成可以征募辅军三万,慕容达达可以征募辅军两万,粮草兵器铠甲
第 62 章 威压闯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