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送一批过去。
行都司被长风改成行都卫了,原来陕西行都司是大明的一个卫所,现在也没这个配置了,干脆改成行都卫,方便好记。稍微安顿一下,让百姓们打扫卫生,整修房子,然后给大家发食物。稍微安定以后,长风便找了几个还算实在的人,暂时负责行都卫组织修缮和吃饭,后续有李自成总督的人来推行华夏政策,不收税没徭役,大家等着过好日子吧。
然后便带着苏尚武的友军,一万多人奔肃州卫而去。长风本来只带了半个月的粮食,苏尚武却不放心,李自成运来那么多粮食,都放在行都卫,一来万一丢了呢,二来,打下肃州卫还得回来拿。再说长风那个性格,见谁都给粮,少了不够用,所以为了凸显华夏的富强,必须多带粮食。长风也是无语了,想带就直说呗,他知道苏尚武把粮食当宝贝,苦日子过惯了。确实,按苏尚武说的,他们基本没有打架的机会,多驼一带粮食不算啥。当然,为了保险起见,他们用两层袋子装半袋粮食,于是长风硬是带了将近两个月的口粮出发了。
带的粮多了,跑不动,就晃晃悠悠往前走。用苏尚武的话说,不着急。青龙军带的粮食不变,太多了妨碍打仗。辅军和友军带的比较多,友军更是一人双马,一匹马拖一大堆粮食。一行人在长城脚下吃了饭,休息一晚,第二天打满水,沿长城穿过沙化地带,下午到了肃州卫。肃州卫条件比较差,虽然被蒙古部落占了,但是人数也不多。前两天被青龙军的侦察兵打死一部分,跑去投靠华夏一部分,剩下能打的也就两三千人了。
但是朱破虏一看对面的阵势,足足有上万人,老婆孩子老头都来了。这帮蒙古人还是死硬分子,沟通半天硬是不投降。苏尚武的面子也不给。那就打吧,长风有点不忍心,但肃州卫他必须拿下。于是跟苏尚武商量了一下,他稍微打一下,然后辅军和友军一起上,少杀点。
对面的蒙古人虽然是死硬分子,但是不代表想死。他们之前被明军坑过,所以不想和明军掺和。哪知道这帮明军不听劝,就不回去。破肃州还非要抢,那就打。
当然,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青龙军也不和他们准备了,上去劈头盖脸一顿子弹,对面顿时乱套了。辅军和友军围着一冲,当即投降了,结果还是死伤一千多。投降,苏尚武把那个蒙古首领拉去批了半天,明知道打不过,有毛病不是。结果那个蒙古人说,你不是说就在行都司,不抢地盘吗,说话不算话!苏尚武蒙了,原来是为这个啊,老子归顺华夏了。华夏要统一新疆,我就是跟着帮帮忙。
那个蒙古首领见状,倒也不再埋怨苏尚武了,你都归顺了,那就归顺吧。这帮汉人倒也不像草包,很是厉害,这个大腿可以抱。他挑了几百人跟着苏尚武,其他人就留在肃州卫等着华夏来接收,长风给他们留了点粮食,派人给凉州通报一声。他和苏尚武率军继续西进。
长风在赤金沙洲安定都没遇到太大的抵抗,基本上青龙军放一排子弹,辅军和友军一冲,就如鸟兽散了。不过他们在沙洲打听到,再往西哈密卫西边,现在已经被瓦剌占据,估计敌军比较多,可能不像这边容易打了。
长风不敢再浪了,赶紧派人把情报交给李自成,领建议他先派人来沙州卫修个棱堡,驻守一千人。然后在肃州卫,凉州卫修建棱堡驻守玄武军就行。其他卫所稍微安排点人就行,多弄点斥候探听消息。这样就可以还有两千玄武军的机动力量,将来可以考虑在哈密卫,吐鲁番驻守,这样,整个西域基本就控制住了。
李自成觉得长风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办法了,毕竟玄武军人数不足。能守住这条线,即使蒙古人南下,也翻不起多大浪花,他的骑兵可以到处支援。
李自成在凉州卫建成棱堡之后,把兰州的五千辅军调到凉州卫,协助玄武军镇守凉州卫周边。他亲自领军坐镇肃州卫,然后把补给和粮食送到沙洲卫,又给长风送去一万辅军,李自成自己带领一万。
长风看自己的辅军已经有一万五千人,便把友军精锐和辅军重新整编一下,当然不愿意参加辅军的,可以回家,也可以去兰州报道。众人听说长风要去建功立业,蒙古骑兵倒也很积极,最后长风整编出一万五千精锐辅军。剩下的一万人说实话确实不差,干脆挑了五千组建运粮队。剩下的那些人也想参加运粮队,他们知道只是改个名头而已。但长风还是让他们去了兰州。让李自成安顿,反正以后征兵的时候,这些也都是好苗子。
不过这些人要在沙州等李自成来了再走,临时镇守沙洲卫。长风拿到补给和粮食,他的目标是哈密了。因为他听说准葛尔的一支精锐,最近正在吐鲁番,平定内乱。长风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
当即带领两万人马和运粮队,前往哈密。准葛尔的这支军队,一方面固然是平定内乱,更大的原因是他们意识到,华夏有控制西域的计划,原本他们和皇太极也算穿一条裤子,但是现在皇太极势弱,而且到处抢劫。瓦剌开始强大,准葛尔也准备自己另立山头了固始汗已经被他挤到青海西藏地区了,他不希望华夏染指新疆。
只是,他没想到华夏军来的如此之快,但是准葛尔的精锐也是西域强军,三万对三万,准葛尔军并不惧怕华夏军,哪怕这支华夏军看起来人模狗样。
长风看这帮准葛尔军很是嚣张,又摆了了一个棒槌阵型,中间薄两头大。勉强让运粮队铺在中军后面,看起来没那么棒槌。但是准葛尔大将车臣一眼看穿了这个阵容,他不知道对面的华夏军将领脑子是不是被门挤了,会打仗吗?
车臣当即命一万精锐,从中间冲锋,他要让对面的华夏军感受下准葛尔的力量。长风看对面攻他中军,当下开心了。青龙军列阵迎战,他们很快就让车臣感受到了华夏的力量。车臣的精锐,被火神枪一排排地放到,他们纵横西域这么多年来,连俄国都不放在眼里,但是今天却感受到了恐惧。就是两百多步的距离,冲起来却如此费劲,一百多步的距离,死伤过半。车臣震惊了,对面的火Q太过于强悍,但是开工没有回头箭。他当即又让一万精锐中军继续冲锋。
车臣是个赌徒,这是他给长风的认识。他不知道自己第一波冲击的骑兵已经锐气尽失了吗?就在那些骑兵幻想着,接近华夏军就是他们溃乱之时,但是他们没有看到恐惧,看到的仿佛是嘲笑。
子弹、铅弹很快教育了他们,要放弃幻想。于是这帮人放弃了幻想,心底最后一点希望被击碎,溃散了。长风就在等待这一刻,当即下令左右翼同时冲锋。苏尚武看中路打的热闹,早就按捺不住了,但他知道长风军令甚严,等到长风令下,这才如出笼猛虎,朝准葛尔军冲去。车臣有点慌了,他看到了第一波骑兵已经溃退,他们在逃跑时,影响到了第二波冲击的骑兵。他的左右翼也看到第一波的下场,军心受挫,就在这时,对面的左右翼同时发动了。
万马奔腾,气势汹汹。夹杂着准葛尔军溃退的身形,让车臣的军队有点害怕了。中军由于受到了影响,冲击速度并不快。华夏军的子弹却不分你是逃跑还是冲锋,毫无感情地收割着,车臣的精锐,看着无数骑兵倒下,心中的坚持慢慢动摇了,消散了。而且他们看到华夏军的两翼已经冲过了他们的视线,难道要被包围。
车臣在想让他的中锋退回来已经不可能了,但是他们确实回来了,逃回来了。满地的尸体将他们的士气彻底击碎了。长风当即下令,前进射击。车臣的左右翼,战战兢兢地接战,然后瞬间便溃了。这些人那里是明军,很多都是蒙古骑兵,但是装备却非常精良。
车臣一看大事不妙,掉头边跑。万一被左右包了饺子,可就万劫不复了。苏尚武带领辅军,风驰电掣般地冲进敌军,左砍右杀,如入无人之境。追杀了四五里,车臣连哈密也不敢回了,直接逃往吐鲁番。长风则趁胜直取哈密。
这一战华夏军歼灭准葛尔军近两万人,俘虏几千人。长风派人将他们押往肃州,留下两千辅军守卫守卫哈密,他自己则跟随车臣向吐鲁番追去。车臣在前面跑,后面远处跟着不少侦察兵。被打了几次冷枪,车臣一刻也不敢耽搁,就逃回了吐鲁番。乌鲁木齐有两万,他到了哈密就可以跟乌鲁木齐要援军了。
第 69 章 西进新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