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91 章 现代服饰[2/2页]

学着做明王 幼儿园宝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头满地都是,提取这种东西真的有用吗?朱破虏看着顾炎武给他的样品,非常开心。朱破虏交待他,试着制作成片状的,另外这事儿要一直做下去,纯度要继续提高,硅片也要一直研究下去。
      顾炎武很快给朱破虏磨了几个小的硅片来,他就想看看这些和石头没多大区别的东西,朱破虏想拿来干啥。朱破虏让他找了几个电容方面的专家,跟他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其实就是造一个晶体管。大家觉得很奇怪,但是又觉得这是可能的。于是朱破虏挑了两个人,交给慕容子涵,让他总负责,试制晶体管。
      这时,裘千仞也找来了。他的电话机造出来了,朱破虏赶紧跑去看,虽然看起来傻大笨粗,但是朱破虏知道这都不是问题。为了实验电话器,弄了三四个房间,两边故意隔了两个房间。等裘千仞启动了电话机,他说了几句话,过了一会儿,旁边拿着记录下来的字跑来了。
      朱破虏哈哈大笑,真的成功了。不过他告诉裘千仞,既然这边说那边可以听到,你那边也设计一样的电话,不就不用来回跑了。裘千仞想着,对啊,这样不就可以说话了。
      朱破虏还提醒裘千仞,电话可以做小一下,不过他知道,这对裘千仞等人,已经不是问题了。裘千仞三人也通过了考验,朱破虏告诉他们,以后电话就归入华夏信息集团,等他们把电话做成这么小的时候,就准备定型。朱破虏给他们提示了一些简单的样式和方法,剩下的就由裘千仞他们去鼓捣了。
      当然电话只是最简单的一个东西。朱破虏告诉他们,这个慢慢研究,另外还有真正的任务。朱破虏给几人画了一些天线的样式,其实每一种天线的特性,他自己也不清楚。他告诉裘千仞去试验,至于天线的理论,朱破虏给他们讲过,裘千仞本人也对电流的磁场有一定的了解。朱破虏告诉他,尝试着,用天线发出信号。到另外一边,用天线接收信号。
      另外,还有一个东西,叫做电子管。这个东西可以把信号放大。朱破虏告诉过他们基本的原理,现在要启动研究。裘千仞觉得不可思议,不过朱破虏说的,当然要去试试。朱破虏告诉他肯定可以,慢慢试验。
      裘千仞告诉朱破虏,人手有点少,同时实施的话可能忙不过来。朱破虏告诉他,有任何问题就去找宇文明月等人,看上那个人了,到时候可以跟他说。朱破虏同时任命裘千仞为科学院通信学院院长,蓝山和顾海川为副院长,原通信学院人员都归他们管理。朱破虏建议学院可以分几个实验室,分别实验这几样东西。
      裘千仞接受了新的任务,也是激动万分。朱破虏想到种子已经种下,就等着发芽了。他跑去了汤若望那里,看到汤若望和南怀仁带着十几号人还在鼓捣照相机。朱破虏高兴的是,他们已经做出来好几款照相机,一个比一个精致。原来汤若望造出来以后,感觉还不如欧洲那边的好,有点拿不出手,便带人不断改进。
      朱破虏看他们搞出来照片,虽然模模糊糊,但是也能看到基本的物体了,哈哈哈!汤若望看到朱破虏开心地笑着,想着这东西看来总统大人是满意了。朱破虏告诉汤若望,接着鼓捣,先弄出来黑白的,最好能弄出来彩色的。汤若望问朱破虏,照星星不用彩色的,朱破虏告诉他,照人!
      汤若望惊奇道,对啊,照人!那比画出来当然要真实多了,他怎么没想到。当然,汤若望也告诉朱破虏,这个他得好好研究研究。朱破虏说没问题,你慢慢弄,不过能提高速度更好,人手经费不够,都可以说。
      朱破虏这几天都乐呵呵的,哈哈哈,他感觉自己已经摸到二十一世纪的屁股了。结果,还没高兴多久,明月姐姐就找他谈话了,主要议题是虞姬为什么还没怀上,徐怡都快生了。朱破虏算算,就是啊。国庆节都过了,他最近也没偷懒啊!
      好吧,朱破虏要求独孤虞姬穿上他设计的情趣内衣,三天两头陪他玩儿内衣诱惑,加了半个多月的班,可算种上了。前几天朱破虏要造火箭,都被明月否决了,老老实实种地。
      好了,现在终于播上了,他可以去搞火箭了。其实也就是准备一下,这东西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弄出来的。他找来明月和朱慈心,在科学院成立了一个火箭学院。给她俩划了点图形,然后告诉她俩怎么弄。
      明月瞅了半天,这不是个炮仗吗?朱破虏看看,对啊,就是个炮仗。随后坚持到,这就是火箭,老老实实按我说的去弄。当然朱破虏还是有要求的,炮仗是钢铁做的,点火以后,不能东倒西歪。
      朱破虏琢磨了一下火箭筒,但是造的好点的话,有点费劲,算了,反正自己有大炮,又便宜又好用,就用大炮吧。随后朱破虏去视察了一下军工厂的生产情况,提醒他们注意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把一些环节联动起来,可以节省人力,他让明月可以生产一些配套的设备。明月对这个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大家都觉得这么干挺好的,朱破虏总能提出一些建议来,不过事后倒是基本都是朱破虏说的正确,既方便有快捷。
      就拿机床来说,明月觉得那个精度够高了。朱破虏非说还能提高,那就提高吧。一大堆技术人员天天趴在机床上研究,搞了半年多,精度提高了一点点,朱破虏竟然觉得可以,继续花钱投入,继续改进。
      明月现在也是财大气粗,好吧,朱破虏愿意折腾随意,反正都是他的钱。华夏为了保证纸币的充裕,已经增发过两次了。但是由于用现银换取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朱破虏让印出来钱,直接划入他的账户之下,一共一百亿。现在朱破虏的财产已经达到了三百亿,他认为发钱的方式容易让大家变得懒惰,于是就使劲花,修路修桥盖房子,结果盖了房子还能卖钱,挣钱变得越来越容易。各地现在盖了大片大片地房屋,没人住。
      徐怡问他是不是可以停一停,朱破虏说继续盖,不着急,迟早会卖掉的。反正水泥也坏不了。现在大家的日子过好了,朱破虏意识到百姓对金银饰品的需求开始增加了。
      于是他在京城成立一个金银交易所,也就是他每年会拍卖一些金银,那些拥有金银饰品营业执照的公司可以来拍卖。白银底价两元每克,顶价三元每克;黄金底价二十元每克,顶价三十元。拍得的金银,他们拿去制作饰品,卖给老百姓。
      金银矿由于逐渐被朱破虏掌握了,市面上的金银其实挺紧缺的,好在现在这东西也不是货币了,对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可有可无,主要是装饰作用了。
      朱破虏定的限额是黄金10吨,白银30吨。一百公斤为一份进行拍卖,当然交易所支持大家相互交易,除了每年举行的金库金银拍卖,其余十一个月,每个月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易拍卖。或者大家也可以按照约定的价格直接成交,成交价格会进行公布。
      明月知道,朱破虏这是又憋坏水了。她稍微了解一些朱破虏的思路,他要把纸币和黄金的关系分开。这么一弄,也没人会再去银行用金银兑换纸币了。因为在交易所,基本都是顶价成交。这是朱破虏为纸币和金银的关系脱钩做准备。
      明月不知道的是,朱破虏还在为真正的交易所做准备,先试试水,锻炼一批人再说。当然朱破虏的王妃都不知道的事儿,华夏商人和百姓更是看不清楚。他们只是知道,现在交易所就可以把黄金换成纸币,而且比银行兑换的还高。
      春节前夕,黄金一度炒到了四十多元每克。好在交易所发布了公告,明年金库拍卖底价为30元,这才遏制了金价的上涨。但是慢慢地,大家又缓过神来,底价30元,可是你也买不到啊,于是又涨到了四十多元每克。
      今年华夏各地风调雨顺,当然很大的一方面,是朱破虏大兴水利,整修道路,提高农业种植技术。黄河改道渤海的工程也也完成了关键工程,主干道已经通水。后续把各地的水利设施修建起来,又是大片大片的农田,还能有效降低南方洪涝灾害。再加上各地都是风平浪静,百姓也能安居乐业。虽然今年大量种植了非粮食的作物,但是由于南洋那边土地增加不少,粮食增产,今年余粮竟然还有三千多万吨。现在倒卖粮食没啥利润,一来百姓家家基本都不缺粮,二来你稍微一炒,朱破虏一个公告,平价放粮,就都老实了。朱破虏手里有多少粮,谁都不清楚,反正各个省会那都是大片大片的粮库。

第 91 章 现代服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