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04 章 深化改革[1/2页]

学着做明王 幼儿园宝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得到龙飞云发现铁矿的确切消息之后,朱破虏就命人启用青岛炼钢厂和火车厂。朱破虏分析了很久,关于后世高铁的建造为什么放在青岛。最终他认为,这里海运方便,便于接收进口的铁矿石和焦炭,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便于从国内运输钢铁等物资,对于火车的建造来说,原材料的运输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事情。当然也可能只是个巧合。
      青岛钢铁厂的原料,主要采用海外开采的。钢铁也主要供应青岛火车厂,建造好之后,再运往全国各地。青岛济南北京一线的铁路已经在加紧建设,预计火车厂的火车下线之前,铁路就能通车。
      德王现在就是一个富家翁,不过很多人依然叫他德王。他有很多公司的股份,每年的分红也是不少,而且由于裁撤了大部分的家丁奴仆,开支也少了不少。
      这些年,德王为了自己的□□生活,听朱破虏的建议,一直在减肥,小有成就,自己也能走一段路了。衡王有时候也会来济南转转,由于朱慈心的关系,两家现在来往也多了。
      最近,德王发现济南附近在修铁路了。之前他倒是在北京体验过几次,好的不得了。想去哪儿,只要是通车的地方,平平安安地就能到达,而且速度非常快,因为火车晚上不需要休息。
      德王有事儿没事儿都喜欢去看看,典型的吃瓜群众。他现在对这种新事物比较好奇,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朱破虏不允许他祸害百姓了,注意力自然需要转移一下。德王自己觉得,他也不算个坏人,其实真没干多少祸害百姓的事儿,就是多娶了几十个老婆而已。再说,那些老婆虽然有些是被抢来的,但是哪家不是偷着乐。
      不过由于华夏对他们这种藩王勋贵有要求,不许超过十个老婆,他给送走了不少,现在正好十个。再加上不许他们养兵,不许干政,基本上只剩下做生意一条路了。他的很多老婆也逐渐去学着帮他管理那些公司了,德王落得清闲,天天养花遛鸟四处瞎逛。
      当然,百姓们见了他还是叫一声德王,一方面算是怀旧,一方面是德王现在也做了不少慈善,名声好多了。
      不过这几天,德王发现修路的人明显多了很多,听说又新招募了不少工人,看来是要加速建设了。这倒也算是个好消息,如果铁路通了,以后他想去京城看看朱慈心也方便了不少。
      青州的衡王最近也很高兴,北京到青岛的铁路也路过青州。青州现在也是山东数一数二的大市了,和济南相比都不遑多让。青州由于是朱破虏发家的地方,实施华夏政策也比较早,早都解决了温饱问题,商贸也很发达,唯一限制他们发展的,反倒是运输和交通了。
      听说青州要通铁路之后,青州的房价涨了不少。周围很多做生意的人,已经开始在青州济南等地置办工厂和住房,提早打算。铁路一通,明显各种生意会繁荣很多,到时候再来置办,涨价不说,好地方也不好找了。
      衡王妃,就是朱破虏的嫂子。现在开着一家香皂公司,一家香烟公司,一家白酒公司,都是好产业,再加上朱破虏稍微点拨一下,透露点诀窍,发展速度飞快。也是山东排的上号的商家了。
      再加上他们早都知道土地房屋是稀缺资源,在青州占据了很多不错的地段。朱破虏并没有跟他们透露火车路线的具体位置,但是衡王有他的办法。那就是城内各地都开办工厂,购置房产。买的多,自然就有在车站附近的。反正哥不差钱。
      朱破虏听明月说,铁路果然是好东西,现在天津到乌鲁木齐一线的各个城市,明显发展速度加快了很多,各地的商税增幅都很大。朱破虏暗自寻思,要想富先修路果然是至理名言。
      有了大洋洲的铁矿,再加上探险队在内蒙古四川等地发现的铁矿,以及山东机械化开采以后产量的增加,华夏发展所需的钢铁应该是没有大问题了。朱破虏记得后世,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可是能够供应全球的大部分需求的,支持一个华夏的发展,肯定是绰绰有余。
      运输的问题解决了,最重要的就是通信了。交通和通信,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能解决国家治理的时效性,保证国家能够融为一体,避免经常性地出现四分五裂,甚至叛乱的情况。想到这些,这几天朱破虏天天往裘千仞哪里跑。
      晶体管的进展是有的,但是离朱破虏期望的目标还很远,听说是金属氧化物的渗透掺杂工作,非常不稳定,弄出来的晶体管,时好时坏。而且体积也不小,最小的都有蚕豆那么大。虽然如此,产品也大都被慕容子涵要走了。
      朱破虏对这个东西也是很头疼,具体的技术细节,他在后世也根本不了解,只能寄希望于裘千仞他们的研究了。
      倒是蓝山的工作进展比较大,他还真发现了短波通过大气层反射的秘密。虽然他不敢百分之百确定,但是有朱破虏的点拨,再加上数次实验,应该没有别的可能性了。
      他按照朱破虏的提示,建造了几座非常大的天线,竟然实现了从沈阳到南京的通信。反倒是小型电台,他基本采用中波,几十公里是没有问题的。
      小型电台需要两个人携带和操作,战士们基本上经过半个月的培训以后,都能操作。朱破虏里里外外地看了很久,发现这个电台造的也很精致。他又问了一些关于后期维修的保养的事情,确定都已经考虑在内了,便将这种小型电台定型了。
      定型以后,第一批产品全部交给狼牙特种部队,每个营都要配备一部电台,总部还要留十台备用的。因为电台根据朱破虏的要求,是上了锁的,后期的维修保养,必须寄回北京。这款产品,自然是交给了华夏通信集团生产。
      蓝山他们需要把各种技术文件和测试设备准备好之后,安排转产。之后他们就主要负责新电台的研发和技术支持了。
      长距离的短

第 104 章 深化改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