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破虏知道郑成功和王铁柱在印度洋已经站稳脚跟后,便把心思放在了国内。他让明月组织秦朗等人,还有孙承宗、黄宗羲等人,修订华夏宪法,还有刑法、民法、合同法、婚姻法等诸多法律文件。
他自己则主要研究起小朋友的教育,主要研究对象就是自己的孩子。今年朱慈心和大友晴子又给他填了四个宝宝,他感觉自己都可以开个幼儿园了半个班了,十几个崽子了。
最大的朱无极已经快七岁了,聪慧过人。不过朱破虏觉得他的教育也有很多值得改进之处,于是他决定把值钱的课程安排全部重新编排一下。
所有的孩子,三岁开始学习基本的礼貌和规矩;四岁开始识字、学习算术,还有一门其他国家的语言;五岁开始习武,修炼太极神功,老师嘛就让自己的师傅张五丰客串一下,反正这个老头子好像比较喜欢自己的孩子。
六岁开始学着读书,了解各种科学现象;七岁开始学习正常的小学课程,通过毕业考试之后;依次学习中学和大学的课程,另外学习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之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三门学科继续学习。
由于朱破虏家里有全套的教材,再加上他和王妃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图书馆,他的孩子很早就接触到了各种新鲜的知识,小小年纪就算得上是见多识广。不过有一条,朱破虏要求对他们必须严格要求,底线就是不能成为败家子。
老百姓家出个败家子顶多吃不饱穿不暖,他养的败家子搞不好要去祸害国家,众王妃达成一致意见后,也就严格遵守了。不过朱破虏给孩子们,每天留半天时间自由娱乐,有时候也让警卫带他们到处转转,认识感受一下百姓的生活和疾苦。
通过自己的孩子成长速度,朱破虏认识到,每个孩子确实存在成长的差异,学习速度快慢的差异,如果一味地要求他们同步学习,有些可能无法满足学习要求,有些可能跟不上进度。
于是他跟众王妃商量了一下,有征求了一些校长的意见,给孩子们一个跳班的渠道。所有的孩子,如果确实能提前通过更高一级的考试,可以跳班学习。不过为了避免孩子过于被压榨,对一些年级的年龄进行了限制,比如小学入学不得低于六岁,四年级不得低于八岁等等。
同时,在整个华夏范围内引发一本家庭教育的指导书,帮助华夏百姓提高孩子教育水平,提高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
年底,明月告诉朱破虏,今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提高了很多,不只是大明地区,日本、远东、中亚、南洋等地区的经济也开始提速。各大公司和商税提高了很多,而且又出现了货币短缺的苗头。
朱破虏又得必须花钱了!这次他干脆把最低工资水平提高一百,普通工人的月工资达到了500元,士兵的工资则达到了750元。并且告诉明月以后如果经济水平较好的时候,底层工人的基本工资,每年增加100元。
另外,再次扩军,四个军中各征兵10万,狼牙扩军到五万,新筹建虎牙一万;在达卡、维多利亚、大洋洲等地增设四个军区。
在大明地区的各省省会,没有大学的全部筹建大学,涉及物理化学等敏感学科的课程先不开设。但是教育、农业、经济、政治等都可以开设,已成立的大学,也可以尽快扩大招生规模,大概控制在五万左右即可。京城的清华大学等,如果将来人数达到限制,就考虑在沈阳、济南、南京等重镇逐步开设类似的学校。
铁路、公路、建筑集团都要扩大规模,加快修建速度。铁路要加快建设,公路要尽快将华夏境内各地全部联系起来,土路或山路要通道各个村镇。
确定沈阳、大连、兰州、南京、海口、台北等地为工业重镇,在限制和便利中间取舍,适当规划,兴建一批工厂,大力提高各种武器船舶,建筑材料等重要战略物资的产能,一定要留足冗余。从今年经济的告诉发展,朱破虏感觉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快就要到来了,或者已经到来了!
朱破虏为了避免经济发展过于集中的问题,强制各省市规划的时候,必须保证大规模的绿地面积。针对部分地区气候恶劣的问题,林业部门加大种植树木的力度。在京师和附近几省,开展民生提升工程,包括通电通水和集中供暖。
华夏第三舰队也成立了,任命诸葛长风为第三舰队师长。东海第一舰队旅长由施琅接任。慕容达达被召回,担任河北省总督、兼虎牙特种兵军长。
顺治被派往蒙古担任蒙古省总督。他收到这个消息简直不敢相信,朱破虏竟然真的敢任用他。不过在确定朱破虏并没有和他开玩笑之后,还是很开心的去上任了。考虑到顺治的年龄还是有点小,朱破虏派豪格任副总督,协助顺治。多铎、硕托、济尔哈朗等人,朱破虏也给他们安排了一些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也改变了很多,基本适应了华夏的规章制度。
华夏军工集团目前□□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每年三十万支,机枪每年五万支,各部队已经全部完成换装。火箭的研发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只是最后研究完成后,众王妃觉得这就是个大烟花。
不过在朱破虏的提醒下,装了一个很大的战斗部,结果威力惊人,甚至是恐怖,惊天动地,地动山摇。朱破虏发现这东西简直太恐怖了,所以决定给他起一个浪漫的名字,明月火箭炮。
&nbs
第 119 章 七夕火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