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那日被皇帝皇帝急急传召,和几位阁老商量的就是两件大事。
其一,边关告急,外族屡次犯边;
其二,上皇濒死,静王一党即将反扑;
一进上书房,林海就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几位比他早到的大臣因着在上书房,也不敢交头接耳,只是互相点头示意。
过了好一会儿,皇帝才带着福禄从上皇的宫里急匆匆的赶回上书房。
在上书房里侯着的几位大臣忙给皇帝问安,皇帝叫起后就让福禄给几位重臣读了边关传回来的文书。
几位重臣里面,听过这文书皱眉的几乎占了一大半。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这文书提到了蒙古人又开始频繁犯边。
自古以来,对于犯边的外族,只有两条出路,一条就是和亲,一条就是硬干。
作为一个有骨气的清流大臣,林海从不认为边关的战事要靠女人的胸脯去平定。
可是,这朝堂的事从来都不是一个做臣子的自己可以决定的。到底是和亲,还是打仗,这都是一个协商的过程。
“众位爱卿,是打是和,相信诸位都有个人的筹谋。可是如今静王蠢蠢欲动,朕想听听诸位爱卿的意思。”
说罢皇帝就向后一靠,闭上了双眼养神。林海跟着皇帝办事儿不到十年,可是直觉还是告诉林海皇帝已经有了自己的谋划,并且这个筹谋应当是比当年借着林家算计的甄家都大。
几位老臣倒是因为皇帝抛出的话而开始了几番的争斗不休,
第105章 边关烽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