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8章禅音洞的秘中之秘1[2/2页]

九宫伏魔经 蒲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祖师恐误少林弟子,故对这禅音十八唱秘而不宣。自然也未将此秘洞,告诉任何人。”
      法痴轻咳两声,又道:“祖师还在遗书上嘱咐说,有福缘进此洞之人,不可外泄此洞之秘,以免生出祸端。因此之故,祖师将这悬崖称为“听音岩”,但未对少林弟子说明其由。除了小僧之外,我寺至今无一人知晓这“听音岩”之名的来由。公子能进入这禅音洞,大有佛缘。但要谨守祖师遗训,不可对人外泄此洞的秘密。”
      张去病点头道:“在下记住了。但不知大师得进此洞,又是因何机缘?”
      法痴道:“那是五年前,小僧奉方丈之命为达摩祖师供奉香火,有缘来到这听音岩上。又因小僧痴迷佛学,常在听音岩上诵读佛经。不料一日,小僧读经正读得入神,忽然刮来一阵大风,将我诵读的《金刚经》刮下悬崖。小僧追到岩边,见那经书挂在峭壁的藤蔓上。小僧舍不得那经书,又恐乱抛经文对佛祖不敬,忙找来绳索系在身上,吊下峭壁去取经书。无意之间,便发现了这个秘洞,故得到此福缘。”
      张去病喜道:“我有缘得进此洞修禅音,此刻我长了功力,可助大师脱险了。”
      法痴摇头道:“眼下只怕还不成。这禅音十八唱艰深难习,请公子随小僧再练一遍,牢牢记住。然后你再自己多练几遍,方可增强功力跃上洞口去。请随我吟诵。”
      法痴说罢,高声吟唱起来。张去病不敢怠慢,忙跟着法痴吟唱。这一回他用心体会,渐渐感悟到禅音里有一种大彻大悟、悲天悯人、大慈大悲的宏大情怀,不禁吟唱得声情并茂,泪如泉涌。
      法痴领着张去病吟唱了一遍,欣喜异常道:“善哉,善哉,公子真乃奇人!想当年小僧修习这禅音十八唱,整整练了半月,方能唱出如此韵味,公子只用两个时辰,便能唱出禅音的神韵,可见公子佛根深植,小僧望尘莫及!”
      张去病道:“谢大师嘉许。去病凡俗,全凭大师悉心传授,才开茅顿塞。若无大师指点,我只怕练上十年也学不会!”说时他想:待我再吟唱几遍禅音,快些增强功力,好将大师救出洞去。又道:“请大师,听去病再吟唱禅音,不吝指正。”
      他欲开口,却不听法痴答话。回头看去,只见法痴闭上双目,面带笑容,靠着岩石睡着了。他不敢出声,心想转眼之间大师怎么就睡着了,是困极了么?转念又一想,若是困乏睡觉,应有鼾声,大师怎么睡得没有一点声息?这可有些不对!他忙叫道:“大师,大师!”
      法痴毫无反应,忙伸手到法痴的鼻子前一试,一丝气息也没有,他一下惊呆了。
      原来,法痴被金如尘的摩尼天罡掌打伤,若是寻常高手早已毙命,他全仗内功深厚,才勉强支撑到此时。适才为了向张去病传授禅音十八唱,运功高吟,竟然到了油尽灯灭之境。此时看见禅音有了传人,欣喜之下,便猝然圆寂。
      张去病心中悲痛,忍不住热泪长流。他同法痴相处时间虽短,却得到法痴以命相护。法痴临终前,用尽最后一点力气传授他禅音十八唱,隐然成了他的第二个师父。他感知法痴慈悲情怀,一边抹眼泪,一边将法痴扶正靠着岩石坐好。又想起法痴说的“人之生死,如浮云明灭,生即死,死即生”之语,顿时感到人生如梦如幻,真不知生之何喜,死之何悲!想到此处,他忍住悲痛,对着法痴的遗体拜了三拜,道:“大师教诲,去病铭记在心!”

第138章禅音洞的秘中之秘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