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二章暴乱后(上)[2/2页]

穿越之一品王妃 夏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耗传到前线,皇帝龙颜大怒,震怒之时倒未觉察出异样,但在回宫的路上,静下心来细想,太子的表现却让皇帝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感觉。
      首先以他一贯的性格,是不会再三坚持提自己第一次就否决了的要求的。其次,太子妃受辱自杀一事,太子言语间不经意表现出的更多的却是对宫家的顾虑。皇帝以为皇祖母加太子妃的离世会让优柔寡断的太子被凄入肝脾,可他却并未表现到自己预料的程度。
      翊尘心地善良,也是个孝顺的孩子,虽然被立为储君后自己疏远了他,但他不仅每日必来跟前请安,也如旧时一般时常陪自己下棋。就连自己和淑妃在一起时,见过太子几次的淑妃也夸太子是个恭谦和善的。
      别人他不知道,但太子是自己以前最喜欢的孩子,他花了最多的心思在这个二儿子身上,这个儿子多数时候表现出来的都是透明质感的善良和细心,但也有时候他的隐忍和算盘让皇帝感到深不可测,可这些只是皇帝的直觉,并无实质证据支持。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初前太子被处死之后,他不太愿意立二儿子为储,他宁愿相信太子是表里如一的,但对权力的疑心使得皇帝不敢排除任何一种负面的可能性。但云国向来立长不立幼,他不可能绕过翊尘。所以立储之后与太子日益疏远。
      二人终于回到紫禁城,直奔慈仪宫太后停灵处。
      因为已是冬天,梓宫周围并未摆放冰块来保存尸体。太后身着朝服,妆容完整,安详地躺于梓宫内。
      皇帝、太子皆恸哭。母后是为了为儿子一行人才去寺庙祈福吃斋,神明听到了她的祈祷,放儿子和孙子平安归来,她却承应天召先行而去。虽然太后一直宠爱小儿子睿亲王,睿亲王之所以到权倾朝野的地步,这些年太后暗中助力不少。
      自从睿亲王实力壮大后,自己出于不满,甚少和母后亲近了,甚至是有意避开她对自己的关怀。但是看到慈爱的母亲与自己天人两隔时,这些年积攒的恩怨也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痛。
      相比起皇帝肝肠寸断的真挚,太子的伤心则显得单薄了许多。他不是对皇祖母没有感情,可是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到达父皇那样的程度。他好像连伤心这种感觉都淡到透明,自己想伸手去抓,却扑了空。
      可他已经很努力的扮演伤心了,毕竟太子妃殒命这件事,他连悲伤都没感觉到,只有恐慌,怕就此失了宫家的支持。如果不是宫薇当年爱慕太子,非要嫁与他,宫家不见得会成为太子党。太子提醒自己,这样的关键时刻,他必须表现得情凄意切才行。
      离开慈仪宫,太子回东宫看太子妃的梓宫,皇上则去了御书房。
      在御书房等候多时的陈岐洛向皇帝禀报了迄今为止所调查到的宫廷暴乱当日的证据。
      “启禀皇上,据查,当日暴徒从南门闯入紫禁城,为暴徒开启城门的两个城门兵是特意与人换班的,微臣相信他们是提前与前朝余孽串通好的。”
      其实这二人只是替罪羊,是禁卫军统领暗示二人换的。开门也是统领事先安排好的,统领告诉他们自己有亲戚想入宫看看宫廷庆典的盛大气派,并承诺只要他们肯开门,事后亲戚们送给他的银子可分二人一份,数目不菲。而今那诱饵却成了他们串通乱党的铁证,统领个人置之度外。
      “但是,他们却坚持不认罪,把罪名全推在了禁卫军统领身上。”这是陈岐洛颇为头疼的一点,他私下听说过禁卫军统领是司马伦的门生,司马伦是三皇子的外公。尽管身为三皇子党的他有意偏帮,兹事体大,案件的重大细节却不敢向皇上有半分隐瞒。
      “奴才已经审问过禁卫军统领,他当日并不轮值,所以微臣认为他的嫌疑不大。”睁着眼睛说瞎话。
      “那你告诉朕,查了多日,可有什么进展!”皇帝没有心思听陈岐洛废话,他仍被伤痛环绕,加上多日的舟车劳顿,大脑难以思考。
      “恕微臣斗胆,关于幕后主使,微臣已有些眉目。”
      皇帝终于挑起眉毛,表现出了关切。
      “据小女告诉微臣,暴乱当日淑妃娘娘的好友奚令侍率先察觉到不安,欲起身离座带走淑妃。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危险已经靠近,但奚令侍却坚持要离座。小女上前向淑妃娘娘请安,却被奚令侍呵斥了一番。小女说,当时奚令侍俨然一心急着离席。”
      又是这个宫女。皇帝听到奚雨青的名号,心已然被愤怒攻占。因为这个女人,睿亲王逼自己撤回圣旨,才引发了朝堂动荡,导致池国的入侵。如果不是为了迎战池国,自己也不至于出征,哪里还会有这次的宫廷暴乱!
      “把她抓起来!”皇帝不由分说就要先惩治奚雨青。
      “微臣愚见,奚雨青并非罪魁祸首。”陈岐洛仍有话要补充,他咽了口口水,怀着恐惧一字一顿吐出了下面的话,“求皇上赎罪,微臣、微臣还查得太子殿下和淑妃娘娘似有越礼行为。”
      陈岐洛低着头,不敢看龙颜,只听得一声拍案声携带着绿色的掌风撞击耳膜。

第五十二章暴乱后(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