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谱中!
食谱暗含了解读那封信的方法,只要知道怎么解读,就可以为翊淞翻案了。
翊尘的阴谋在进行时,欢欢并不知道这么深。她只当翊尘是在为争宠而计划的小打小闹,直到那天她去二皇子府邸找翊尘。下人带她去书房,在外面通传了一声并没有人作答,欢欢猜想翊尘睡着了,便让下人不必吵醒,自己走进了书房。
书房里原来没有人,欢欢看到了那封信和食谱摆在翊尘书桌上,旁边是一张烧过的纸留下的灰烬。
纸的大部分内容已经无法辨认,唯一可见的内容写着“太子”、“钟梓宪”、“前朝宝藏”。
这时翊尘从书房的密道里面出来,看见欢欢他大吃一惊,满脸涨得通红,一边生气地质问欢欢为何擅自闯入,一边重新点燃那张纸的余烬。
“奴家并没有要偷看翊尘的东西的想法,男人的事,女人之家不应该管这么多。可是看到那几个字的时候奴家仍是心存顾虑,便反问翊尘,为什么前太子和前朝余孽有联系。”
因为不知道欢欢看到多少,翊尘当时也是有些乱了阵脚,他只好对欢欢说:“这封信是钟梓宪给大哥的,但是中途被我拦截下来。我发现大哥企图发动政变,自己做皇帝。”
翊尘接着说,他和翊淞手足情深,他不忍心看着大哥一脚踩入深渊。所以这封信要保密,他会劝大哥收手。
其实翊尘也看不懂那封信,只当是钟梓宪冒充池国人的口吻给在云国的家人写了一封家书,他不懂为什么钟梓宪要把这封家书和食谱给自己。
在他烧掉的那张纸上,钟梓宪称他为太子殿下,并希望他收好那封家书和食谱,因为那两样东西里暗含前朝宝藏的线索。
这当然是钟梓宪唬翊尘的,他就是为了让翊尘保存好信和食谱,以便自己的功绩在有朝一日被人知道。
话说到此,门口响起镇远公爽朗的笑声,不等小厮通报他就自顾自走了进来。人已到门口,太子神色变得慌乱。欢欢见状赶忙将信和食谱收好,这时镇远公刚好出现。
欢欢做了个万福,告退了二人。
后来欢欢带着信和食谱回到了丞相府。竺丞相看出了欢欢的心不在焉,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欢欢最信任的就是竺丞相,她把翊尘告诉他的话说给了竺丞相,并且拿出了信和食谱。
竺丞相闻得也是大惊,但他无论如何不相信前太子会做这种事。他决定翌日去东宫探探前太子口风再说。欢欢把信和食谱交给了竺丞相。
“前太子当然不会做出这种事,所以竺大人也没有问出任何可疑之处。只是这次造访被有心人看了去,成为了日后竺丞相和前太子勾结的铁证。因为在他造访之后的第二日,政变就发生了。”欢欢说。
政变后没多久,竺丞相也被抓入狱。翊尘在这期间找过欢欢,要她把信和食谱还给他。欢欢说交给了竺丞相,翊尘听闻后大怒,强行要她交出来。
欢欢不知道竺丞相把东西收到何处去了,自然交不出来。翊尘怪她有心与他作对,认为欢欢是在骗他,给她两日限期交出来,否则二人恩断义绝。
欢欢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翊尘相信自己说的话,她看到眼前那个冷笑的男人,突然觉得他很陌生。
“翊尘,政变也是你策划的是吗?”欢欢突然有了这么一种直觉,信口问了出来。翊尘听闻脸色大变,伸出手掐住了欢欢的脖子。
欢欢奋力挣脱也无济于事,慢慢失去了意识。翊尘以为欢欢死了,所以派人将她扔进了护城河。
“可能奴家是个丧门星,连阎王也不要我。死没死成,被老鸨救了上来。休养了几天,身体恢复后回到竺府看到已经有官兵把守,之后竺府被抄家,竺丞相被斩首。从此以后奴家又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便留在了这暖玉阁。”
欢欢说完自己的身世已经泪满衫。
“什么丧门星,压根没有这种东西存在。”雨青安慰她,“既是这样,这笔钱你更要收下,早日赎身,回去你的故乡。回去重新开始新生活。”
“还可以吗,开始新生活。”欢欢此刻收起了平日里面对恩客的浮夸嘴脸,面容平静而绝望,这才是真实的她。
“当然可以,生活是自己的抉择。”雨青目不转睛的看着欢欢,希望她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这份坚定。
欢欢收起了哭泣,沉思一会儿。她当然会觉得雨青亲切,雨青体内流着竺家的血,看到雨青,对欢欢而言是看到亲人了吧。
“公子的恩情,欢欢记在心中,无以为报。”说完抿嘴看着雨青笑了笑,虽然笑容很浅,可是她仿佛又成了十五岁那年在树下打枣的少女。
雨青终究没有告诉欢欢自己的女儿身。欢欢最好一直误会下去,这样她就能相信这个世上仍是有男子不图她身体而对她好的。那么她日后遇到真心对她好的男人时,才不会因为戒心太重而错过真爱。淡忘翊尘带给她的伤害是最好的。
作别欢欢,雨青离开了暖玉阁。
没想到在欢欢这儿得知了如此了不得的信息,但是那封家书,到底要怎么解答?
第六十四章六年前的真相(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