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2章 数学的风靡[1/2页]

晋乘 古易慎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姬?放在泮宫的这些书,非常受这些卿士庶子的喜爱,毕竟现在能够看到书的都是少数人,他们看见了太子从宗周征藏室带来的那么多书,怎么可能一点都不心动呢?
      而且姬?也是并不禁止这些书籍的传播,让那些卿士的庶子随意的去抄录。
      平时他们并不是多么有德行好学的人,但是如今对于知识的渴望,让他们全部都更加奋发努力了起来。
      这些书籍在晋国的国都掀起了一阵风潮。
      因为接触过这些书籍的人,如果仔细去思考的话,就会发现这些似乎还真的符合万物的规律。
      尤其是姬?拿出来的《黄帝·数术篇》,传看的人是最多的,也是最多人,希望看见的。
      现如今数学也是非常重要的,非常被现在的贵族所重视,不然的话就不会编进“六艺”之中了。
      因为其他人不管那些日月地、还有人体的知识是否是真实的,这些也有可能是能够欺骗他们的。
      不过数学可是骗不了人的,他们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
      九九八十一,九八七十二。
      如今已经流传的“九九歌”也证实了数学不会欺骗现在的知识分子。
      数术篇却给他们带来了计算起来更加方便的方法,而且书中描述的很多问题和定律,也是他们以前没有去学过的,而且就描述得非常详尽,因此很多人只要看了,基本上仔细研究一番就能够学会。
      而且数术篇流传的实在是太广了,似乎这篇著作在国内最为流行,也是最为实用的。
      国都内只要懂算术的那些贵族,都要去想方设法去抄写一份,然后过来自己仔细研究研究。
      所以,姬?算是在国内掀起了一阵疯狂学数学的风潮?
      不过这似乎也是必然的,如今方方面面都需要数学。
      收税、计算消耗、还有做生意,晋国国内的各大家族还都通商,那数学不好肯定不行啊。
      现在的人计算起来也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不仅是因为数字难写,更是因为计算只能在脑子里,或者在地上画,竹简这种书写工具给你用来计算?可得了吧。
      姬?顺带着将纸也给推广了,他让人造了不少的纸,在国内贩卖。
      在这些纸上,很多钻研数学的人才都找到了能够辅助计算的工具,但是当成了草稿纸来使用,因此在数术篇和纸的双重加持之下,他们将以前困扰了他们很久的那些数学问题都给解决了。
      这些纸的价格还不太便宜,当然这是相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太便宜,不过相较于这些卿士那就是算便宜的。
      至少是比竹简的成本要低一些,而且书写起来也更加的方便,这种情况下不选纸,那或许就是纸被卖完了。
      为什么先秦时期的文字记载那么的简便,行文简洁,删掉一切不必要的词?
      就是因为在纸张没有发明出来之前,竹简这种书写工具实在是太难搞了,一个特点就是非常重。
      有一个词叫做学富五车,这五车的知识,也大多都是竹简。
      一片竹简上面能够写多少字呢?
      姬?数了一些身边的竹简,发现一片竹简能够写十五到二十多字左右,如果再长一点的话,那就可以写更多的字。
      一卷竹简最多写个五百字,而这重量嘛...最起码也得有一斤吧。
      如此算一下,就算学富五车也不超会过十万字。
      而十万字如果放在纸上,就算稍微浪费一点,字写的大一些,那最多也只能装在一个车子里面。
      这样的情况下,在竹简上书写,可不得能省则省吗?
      在纸这种易于书写的材料被发明并且普及了之后。
      能够用的字也就多了,而且也能够把一些事情讲得更详实、更明白了。
      纵观国内的史书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这么回事儿了。
      所以说纸这种书写材料出现了之后,对于竹简简直就像是降维打击。
      现在纸的产量还不算太多,原本姬?弄出来之后是给自己用的,但卖着卖着就没有了。
      正好他的造纸术也有了一些改进,现在晋国的工匠如果能够改进一些东西的技术,都是会有非常丰厚的奖励的,所以很多工匠在干完了自己手里的活之后,大多数时间都去思考该如何改进自己所掌握的这些技术,因为那样就可以给自己带来荣华富贵呀。
      他们身边已经有了很多对改进技术而变得全家不愁的工匠,不仅卖出自己制作的器物,公家不再抽取税务了,而且公家还反哺他们家中,给其送粮送钱送布匹。
   

第162章 数学的风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