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九十六章 秘密武器[1/2页]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行走的大羊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这样,日军在德林达依战役中溃逃下来的近十万人化整为零,一股脑全钻进了克拉地峡的普吉山脉之中,试图步行穿越抵达马来西亚。
     普吉山脉与胬山山脉首尾相连,中间只有一块百来十平方公里的盆地,后面的胬山更是从北到南直接贯通整个地峡,横跨面积极大,在这样的环境行军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这已经不是远征军该考虑的范围了,眼看日军踏上“山路征程”,方敬尧打算不再理会,眼下89军的任务是驻守德林达依地区,防御暹缅边境线,没必要再投入兵力陷入无休止的追击战中。
     很快总指挥部的调令便下达到各部队,88军返回黑河根据地接受新一轮的整编,90调往仰光,同时协防伊洛瓦底省,并为组建新的登陆部队编制做准备。
     除了三个主力军,二线部队也迎来整编与扩张,从征兵队伍、滇西方向流窜过来的国军残部,再到缅甸收拢的各地方民间抵抗组织,预备军的人数第一次来到了20万。
     所有人基本都接受了新兵训练营为期三个月的训练,他们没有固定番号,最高以师级为单位,分为补充师与整备师,但是编制上比较混乱臃肿。
     像留守缅甸北部的整备师队伍,本质上受黑河总指挥部管辖,一个师麾下可能就有八九个团,但师部却没有师长参谋长这一级职务人员,只设立了临时联络部,由联络官传达上峰作战任务。
     补充师亦是如此,跟随后勤队伍行动,受后勤部管辖,随时准备支援或者补充编制出现损失的一线部队,同样由联络官临时指挥部队,但联络官没有实权管理权,只是传达、安排任务细分。
     现在廖铭禹直接下令取缔了以往的联络部,所有非三大主力军的二线部队以团级为单位重新整编,按特性与任务划分大体分为整备兵团、建设兵团和后勤运输兵团,由阿译为后勤总部长作为主官,与指挥参谋部的邢福全、后勤运输部的赵公明共同负责管理。
     其中,整备兵团共计十万人,拥有50个团级作战单位,主要负责地方治安管理,以及北部边境接壤的驻防任务,另外随时随地准备接受调令,为一线部队进行兵源补充。
     运输兵团与建设兵团各五万人,顾名思义主要负责前线部队开路搭桥、运输物资等工作,涵盖了工兵与运输队的所有任务,必要时仍然可以为补充进作战部队。
     在这段相对平静的时间里,缅甸境内的远征军迎来了段短暂的安宁,各部队除了日常的训练,就是开始接收各种新式装备,全军逐步淘汰栓动与半自动武器,以新式改进型STG44突击步枪代替M1加兰德成为普通士兵手里的单兵武器。
     另外还有以STG44为蓝本设计制造,发射9毫米手枪弹的新款冲锋枪,无论从重量、精度、后坐力还是耐用性都比汤姆逊冲锋枪强上不少。
     时间慢慢来到7月中旬,在16号这天,远在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由奥本海默主导的曼哈顿计划获得了成功,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利坚的阿拉莫戈多的沙漠中爆炸。
    &n

第六百九十六章 秘密武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