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章 赵氏集团[2/2页]

都市之超级欧皇 四爪陆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唯一的特色,可能就是与众不同的粤语方言。
      不过,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好处,至少对于一些工厂来说,经营成本相对更低。
      就这样,在京都闯荡了多年的赵信,带着妻子和儿女,回到了自己出生的故土。
      虽然离开家乡多年,但是赵信依旧热爱这片土地。
      在进行了实地考察以后,赵信以信仰财务为根本,正式成立了他的信仰集团,也就是赵氏集团的前身,并且在阳城境内大肆开办工厂。
      考虑到技术和资源的问题,他开办的大多都是一些没有什么技术门槛的轻工业工厂,通过节省成本的方式,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经过几年的经营,赵信和他的信仰集团在阳城人民心中越发的高大。
      轻工业工厂不仅解决了当地人民的就业问题,而且提高了阳城的财政收入,更是让赵信成为了人们口口相传的“阳城的孩子”。
      至此,信仰集团成为了阳城周边都闻名的大集团,乃至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赵信也因此累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从一个销售,再到金融巨头,最后成为了集团总裁。
      不得不说,赵信的跨行业发展之路充满了不可思议。
      要说跨行业发展,其中最经典的,就是阳城的地产行业。
      虽然在大量工厂的刺激下,阳城的经济状况稳步上升,但人口分布还是以底层的工人居多。
      而且,阳城境内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丘陵和山地,要想发展房地产,成本实在太高了,并不适合。
      因此,即使阳城正处在发展的上升阶段,依旧没有人来这里浪费自己的资金,开发房地产。
      而此时的信仰集团,也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
      同行涌现、市场份额缩小、重工业发展需求、高科技产业发展不顺......
      有时候,成功,往往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契机。
      就在赵信为了信仰集团的前途迷茫的时候,华夏高层突然决定进行沿海城市的开发。
      这其中,就包括了紧邻阳城的申城。
      跨国贸易频繁进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港口正式通行,机场即将竣工启用......
      那时候的申城,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很多金融投资大鳄眼中的一块肥肉。
      而赵信在得知以后,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就在所有人都挤破脑袋往申城冲的时候,赵信集中手里的所有资源,在阳城市区以及周边地区开发楼市和房地产行业。
      并且安排了很多有能力的同宗族的赵氏人才,将信仰集团正式更名为赵氏集团。
      所有人都以为他疯了,那时三十多岁的赵信,并不在意外界的流言,依然在为了自己的事业努力。
      阳城的市区内,几乎所有新开发的楼房项目,都打上了他赵氏集团的标签。
      不仅如此,就连城郊周边的小山村,他都没有放过。
      并且,赵氏集团还和阳城官方达成了协议,承包修建一条从阳城到申城的快速交通公路。
      毕竟,申城的高速发展,也给阳城带来了机会,官方也希望自己的辖区能够跟着做大做强。

第36章 赵氏集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