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老母亲无恙后,众人随后离去。照顾好老娘休息后,牛皋来到院中,对老和尚深深鞠躬感谢;“谢谢大师,救命之恩,牛皋没齿难忘。如不嫌弃,请今晚暂且在寒窑休息。牛皋去为恩人打点野味,一会为大师谢恩。”
老和尚忙说;“区区小事,无足挂齿,牛老弟不用客气。”话音未落,牛皋已将老和尚按在院子中的小石凳上,抄起一把土弓出门而去。
宋代自立国后,就在一直大力奉行防民甚于防川的政策,大张旗鼓地禁民间持有兵器、禁民众聚会等等,不但对民间私蓄兵器者处罚极严,甚至对造刀的工匠也要一并进行处罚。宋律令““私有兵器,在律之禁甚严。三路保伍之法,虽于农隙以讲武事,然犹事毕则兵器藏于官府。今弓箭社相当于现在的预备役)一切兵器,民皆不自藏于家,不几于借寇哉”。
弓箭是大宋的制式武器,普通百姓不得拥有。牛皋用的是土弓,也就是自制的弓。宋《武经总要》记载弓有四种;黄桦弓、黑漆弓、白桦弓、麻背弓。相比正规的弓,牛皋这只民间的土弓无论是射程,精度都要差许多,但打猎狩猎还是绰绰有余的。
不到半个时辰,牛皋拎着两只山鸡,一只野兔匆匆忙忙的赶了回来。果然是好猎手,这么快就打到三只猎物。将山鸡野兔薄皮开膛洗净后,生火开始烧制野味,不一会,一大盆香喷喷的野味就被断料上来。待牛皋将食盆放在石凳上站起身来时,发现老和尚头上的九个戒疤时,顿时尴尬了。人家可是大师啊,头上九个戒疤,那不是一般的和尚,至少是主持以上的级别才有的,怎么能够吃荤啊!
这时老和尚笑着对牛皋说道;“老衲法号道一,早已看破红尘。乱世之中,一切随性,只是有肉无酒,岂不是,,,,,,”
牛皋这时更尴尬了,怔怔的站在原地。原来牛皋家里贫穷,别说是酒,就连一日两餐都是几乎勉强。不过牛皋楞了片刻,马上呵呵的对老和尚说道;“大师原谅,请稍等。”说完走到院外,去了隔壁柱子家借了一壶烧酒。
两人随即就在院中开怀畅饮起来。牛皋也是极爱酒之人,平常十天半月都喝不着一回,今日老娘被救,死里逃生,更是高兴,所以酒兴极好。老和尚更是性情中人,加上美味的山鸡兔肉,亦是佐酒佳肴,不一会儿,一壶酒被两人喝个精光。牛皋站起身来,将院中还没弄的一只山鸡拎起来又到隔壁换回一壶酒过来,两人继续对饮,已经开始称兄道弟来了。
喝到兴头,牛皋扔下酒杯,走进屋里,从床底下拿出一个老旧的包裹。打开一看,是两根铁棍。长而无刃,有四棱,长为四尺,粗约二寸,其后粗,愈向其端愈细,逐步呈方锥形,把末端有吞口,如钻形,重约40余斤,原来是两把铁锏。
牛皋拿起铁锏,将吞口上的牛筋悬于手腕,在院中舞动起来。劈,刺,点,拦,扫、撩、盖、压,虎虎生风,刚劲有力,看着令人热血沸腾。
牛皋满脸通红舞着铁锏辗转腾挪,上下翻飞最后舞完大喝一声双锏猛的掷出,铁锏飞出十步开外深深的扎入院中的老槐树的树干之中,仅剩下锏把露在外面。
道一和尚双手鼓掌叫道“好,最后这招莫非是传说中的杀手锏!”
牛皋满脸愧色的说道;“可惜我功夫不到家,当年我爹使出这招时双锏能够穿透树干而过。我只能扎入其中,差别太大了。”
“恩,牛老弟虽然勇武有力,舞动如风,但都只是靠的外力和蛮力。练武之人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有力无气终是小乘,内外兼修方可大乘。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精气神乃无形之物也,筋骨皮,开碑裂石之劲,一口气,意气风发之气,只有内力加上外力才能无坚不摧,无所畏惧。”
道一和尚如是道。
第115章 龙池天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