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惜英雄,于是赵匡胤用玉带跟杨衮换铜锤,并且约定,“以后若是杨家人拿着玉带来投靠赵匡胤,赵匡胤必须重用来者;若是赵家人带着铜锤来召集杨家人,杨家人必须无条件的报效朝廷。”
杨衮生有七子,并有一养子,尤其最爱第七子杨继业,准备让其当官报效朝廷。杨衮性情耿直,品德忠烈,他认为:杨家枪来自罗家枪,罗家枪谱又是北汉刘家所赠。既有‘锕锤换玉带的盟约,杨继业就要扶保赵匡胤。将来,赵家必与北汉刘家有一场血战。用刘家给的枪法去杀刘家,有失忠义。所以,老人家做出决定,要杨继业弃枪学刀,只能用刀斩汉将。不准用枪挑刘室!到一杨令公下一代,才恢复用枪。
这就是为什么杨家将普遍用枪,而独独杨继业杨令公用刀的原因。后来杨家后代男儿就普遍用枪并成为天下闻名的杨家将了。但是杨家女子将杨家刀法传承下来了,最著名的佘赛花和穆桂英,后来杨家男儿用枪,女子用刀就约定成俗的流传下来。
杨兰今年已经二十余岁,早已过了婚嫁之年。县城多家大户名仕之家都曾来杨家向家主杨群提亲,却都被杨兰拒绝。杨兰虽是女子,但性格刚烈不输于男子,而且一身好功夫在鲁山杨家是为第一,普通的男子哪能入得眼高于顶的杨兰的法眼,故推来退去,后来人家也知道杨家的杨兰是个高傲的女子,再也不来提亲了,所以就这样耽误下来。但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杨兰虽然每日还是勤练功夫,家人却坐不住了。女子15岁及笄之年就要成婚伦家,如今杨兰都二十多了,在当时属于大龄剩女了,还不出嫁成何体统,所以家主杨通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必须今年要出嫁成亲,不然赶出家门,自生自灭,杨家的脸面可丢不起。
杨兰虽是烈性女子,但也是孝道之人。不忍父母家人担心,但又不想屈就,无奈之下提出一个条件,就是“比武招亲”。这也是无奈之举,以杨兰的金刀刀法加上天赋和勤习苦练,别说在鲁山县城,就是整个汝州都罕逢敌手。之所以提出“比武招亲”并不是要真正能够打得过自己,而是如果有能和杨兰旗鼓相当或者能够有一身本领之青年,就可以就受。
杨家家主杨通也只好接受了杨兰的条件。因为适逢乱世,杨家以武力见长立世。如果找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不仅配不上杨家的家门家风,而且还耽误了杨家长女杨兰的能力和杨家的名声,而且杨家的历史当中,就有穆桂英和杨宗保比武招亲的先例,
故同意了杨兰的“比武招亲”之举,日期就定在三月三这天开始,并在汝州管辖的梁县,城县,叶县,鲁山县,宝丰县五县招贴告示,通告各县。一时汝州的青年才俊群情激奋,跃跃欲试。
杨家不仅是当地的名门大户,而是杨兰不光是一身武艺名扬汝州,而且长得花容月貌,堪称一代佳人,如果能够招得美人归,岂不是人生一大幸事。
所以告示招贴之后,梁县,城县,叶县,鲁山县,宝丰县五县的三好青年踊跃参与,纷纷前来鲁山县来碰一碰运气,当然也有不少看热闹之人。不光汝州的有为青年蜂拥而来,周边蔡州汝南郡,孟州济源郡,滑州灵河郡,郑州荥阳郡,甚至河南府,淮宁府都有不少老少爷们前来参加凑热闹,一时鲁山县城大小客栈人满为患,街上到处都是打扮的人模人样的翩翩公子和人高马大的赳赳武夫。
第119章 杨家有女初长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