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太后突然笑了起来,目光从赵饮鹤身上,陡然转移到了一旁的皇帝脸上。
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赵饮鹤却只觉得从她口中听到母亲的名字异常刺耳,她如此狠毒的女人,不配说出他父母的名字。
“太后若真觉得我母妃命好,你倒是可以同陛下来跟微臣交换,微臣,乐此不疲。”
此话一出,太后气得直接推翻了身前的茶盏,瓷器落地碎裂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赵饮鹤却只是兀自低下头,清了清手上的灰烬。
这轻狂的动作落在太后皇帝眼中,充满了挑衅轻蔑的意味。
“如果哀家不答应,也不同意出宫,你能奈我何,你想公然逼宫,好让史官也把你记在朝廷的耻辱柱上吗?”
太后突然看着赵饮鹤冷笑道,文官从来都是听从他们李家的话,就连史官也不例外,在此之前,赵准在史册上只是聊聊一笔带过,对于他的功勋,也是褒贬不一,如今太后的意思,是想在他父王的史册上添上几笔?
赵饮鹤手中的茶杯骤然捏碎,皇帝被吓得颤动了下身子,面色都白了白。
对于突然迸裂的声音,太后明显也被惊了一跳,然而她始终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对于赵饮鹤的如此动作,还能强装镇定。
“哀家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她突然站起身来,走下台阶,并不再是之前高高在上的姿态。
赵饮鹤手心里有血不停流出,然而他却并不在意,只是挑眉看了眼太后,眼神微微眯起,带着丝丝危险的气息。
“什么法子?”男人冷冷问道,声音出口,也是极致的冰冷。
太后走到皇帝身旁站定,麻婆赶忙起身扶着太后的手,姿态恭顺:“哀家可以答应你封你为摄政王,也可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你实权,但是,邵王如今,年岁尚轻,资历尚浅,况且你只有平定夷部这一个功劳,若当真要做摄政王,只恐,镇不住底下那帮文臣的嘴,若王爷能——军功赫赫,如同你的父王一般,提起你的名字就让各个国家的将士闻风丧胆,莫说摄政王,便是储君,哀家也可以应允给你……”
她一边说一边围着赵饮鹤的位置不停转悠,声音之低迷,笑容之诡异,让人只觉惊悚。
想来,他也不是什么好糊弄之人,只是太后所言也并非无礼,若凭着平定西境就让他获封摄政王,的确太过牵强,他的确需要,更大的军功,或者,更为强硬的后台。
“王爷思考得如何?”
看着赵饮鹤若有所思的模样,太后缓缓问出这么一句,他却突然冷嗤了一声,拱手对着对面的两人请辞。
“子敬还有事,至于太后今日提起之事,再容子敬考量考量。”说完,他起身转身欲走,却又突然停下了脚步,转过身,对着意气风发的太后冷酷道:“至于是要送您入佛寺,还是子敬欣然接受您的建议,一切,等微臣定夺。”
此话一出,更让太后咬牙切齿,一切的一切,都得听一个臣子的话,这对于皇家而言,是何等的耻辱。
赵饮鹤大步流星走了出去,太后则被皇帝搀扶着,静立在殿中,看着那人逐渐远离的背影。
“树大招风,功高震主!”太后眼角微扬,看着阳光下男人的背影缓缓道。
一旁的皇帝因为刚才的默不作声,一直都未敢做声,直至太后问起来。
“皇帝觉得,他会答应哀家的提议吗?”
皇帝仍旧沉浸在刚才赵饮鹤的压迫之中,以至于当听到太后的话时那人已经自问自答了起来。
“瓦罐不离井边坡,将军难免阵前亡。哀家不用动手,他都有机会命丧沙场。”
然而,宫巷外,赵饮鹤走的匆忙,压根没有注意周围的动静,等听到身后有人在追着叫喊自己时,已然往前边行了大半的路。
裴识率先反应过来,喊住了那人,赵饮鹤才慢悠悠转身,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穿着军装不足十五六岁的男孩抱着一只鸽子跑过来的场景。
他身上的衣服,是自己手中军队的军装,赵饮鹤心中的防备降低了些,那人一靠近就将信鸽往两人跟前送,赵饮鹤没有反应,一旁的裴识接了过来。
“王爷。”现在对面的小子冲着他问候道,赵饮鹤抬手,拍了拍那人的肩膀。
“这是何物?”他冲着一旁的裴识抬了抬下巴,那小子随即咧开了嘴笑出来。
“是燕国来的,新王妃的亲笔信。”
第411章 繁 二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