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俄罗斯语字母和克拉尔哲季国语字母的异乡人来说,完全是陌生的。
坎波夫了解这些油槽车是属于外国公司的,它们从海底开采了原油,再运到工厂去炼,然后远销世界各地,赚取大笔大笔的钱。
现在,火车快进站了,石油的气味越来越刺鼻。火车头加大速度,飞快地经过几座漆黑的仓库、高大的起卸机、装卸货物的高台、成堆的煤和砾石、卸了车轮的旧车厢以及被火烧掉屋顶的、焦黑的屋子。
这一带是贫民区,肮脏的院落里交叉着的晒衣绳上,晾满了布裙子、裤子和衬衣…火车又经过大红砖房。有时候,可以看到这些房子的窗台上摆着一盆深红的天竺葵,或者有一只猫、有装着一只金丝雀的鸟笼子,或者一个小孩儿,或者是一个没牙的老太太……
坎波夫对这种丑陋的贫穷从来没有过一丝同情,他仇恨,他从心里看不起。车外又出现了一排排外国公司的油槽车,令人窒息的煤油味扑鼻而来,信号灯的大支架伸得远远的,一名铁路巡查员迟钝地看着火车,手上拿了一面小红旗。终于,车站低矮的灰色建筑物出现在眼前,希尔凡等到了。
坎波夫戴上帽子,从布袋子里取出棕色的长方形小硬纸板火车票,出口处是要交票的。他提起木箱走下火车。他向展现在面前的崭新的生活大步走去,他要像外国炼油厂里的人那样,成为有钱、有势的人。
宽大的教室里光线昏暗,透过落满灰尘的玻璃窗,可以看见室外狭窄阴暗的庭院。教室里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时发出的吱吱嘎嘎声。教授奋笔疾书,黑板上出现的一个个白色数字流利地连成了长长的一行。
无数重要问题都要靠这些逻辑性的数学公式来解决,特别是将来要建造桥梁、铺设铁轨或是在铸造工厂里安装钢筋骨架的人,更离不开这些数学公式。
坎波夫把教授写在黑板上的字,都细心地抄了下来。他是个刻苦勤奋的学生,上课时不喜欢有人打搅。这一点很容易被教授察觉,因为眼睛近视的维塔里耶戴副眼镜,坐在前排。
只要教授忙着在黑板上书写,坐在后排的学生就做着各种各样的小动作。有些人打扑克或者抽烟;有的人悄悄地阅读被禁的《观察论坛报》,这家报纸是勃朗施坦在五年前创办、由弗罗里德斯市的布尔塞弗朗党印刷出版的。
他们有的在仔细阅读本地的非法报纸《希尔凡等市劳动报》。学生们很容易把这种报纸夹在课本里,看完了后,把课本合上连书带报传给下一个好友,这样做不会引起教授的怀疑。教室前排有三张桌子,每张课桌后面坐三个学生,只有这九个学生没法打扑克或阅读报纸。
在坎波夫读书的希尔凡等市先进制造技术学院(简称技术学院)里,学生们成立了一个有组织的讨论小组。表面上,为了蒙蔽校长和学校。这个小组自称是一个自修文学的团体。然而,放学后在教室里开会时,他们讨论的是政治。
第四十九章 努利魔影(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