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闲。
穆府里闹得人仰马翻的时候,李氏跟青宁正窝在郊外的庄子里有些悠闲的度日。
盛夏虽酷热,但清晨还是舒爽怡人的。庭院里种的两棵石榴,开得红红火火,倒是一个好兆头。青宁大清早便到了厨房,亲自为李氏做糕点。
上一辈子,祖父有云:“君子远庖厨”,她便也没进过厨房半步。只这辈子她闲暇时刻多,便也不再用在书本上,倒是发掘了不少小兴趣,成效还不错。眼下李氏怀了身孕,吃不下东西,青宁便琢磨着做些合她胃口的饮食,横竖在这庄子里,也没人给她定那么多小姐规矩。
李氏这处庄子,是她嫁妆里的,既不属于穆府也不属于李府,而是李氏自己掌管的。庄子不大,在山脚下,连着三十亩良田都是李氏的财产,青宁倒不知自己的母亲还是个地主婆。
从穆府出走到庄子里来,已是过了五天了,李氏努力平复心情,稳定胎象,也有了很多时间去教导青宁算账或是其他内宅里的事。
值得李氏欣慰的是,自己这个被外传“愚钝”的二女儿,却对算账表现出了很高的天分,很多事情自己教一遍便记住了不说,还能融会贯通,很快就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青宁进屋时,李氏正捧着她整理好的账册,一脸惊讶:“小小,这是你自己做的?”
青宁将自制的糕点放到桌上,一脸天真:“是啊,娘,怎么了?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不,没有什么不对,”李氏笑了,“倒不如说,做的很好,咱们小小真厉害。”那本子上每日、每十天、每月的账目进出分成了两栏,都记得清清楚楚,还有日结月结,很是简洁明了,一丝不乱,极其方便核对。出了问题,立马就可以找到漏洞的地方,方便得很。
“娘看你做的这么好,想给你奖励。这样吧,这庄子就归你管,娘以后只管考核你,瞧你做的如何。若真是做得好,便再交给你几处打理。”
“真的?”青宁惊喜,未曾想这么快便可以有真正练手的机会,“那娘,您可要看好了我,多指点指点,免得我把庄子赔了去!”又指着糕点对李氏道:“娘,快尝尝我给您做的雪花糕,合不合弟弟的口味。”
李氏发笑。
眼见女儿日渐精进,李氏也很自豪。私心里想着,那西院二房里的冯氏,总是对外吹嘘青环管账如何如何厉害,改日一定要当着别人的面给她看看青宁是如何做账的,也好打打她的脸,看她还如何说自己女儿愚笨。
想到这里,李氏不免叹气。二女儿出生,因着她身体的缘故,李氏对她的关注甚至比儿子们都多。名字都是驳了老夫人,自己给她取得。她不奢望小女儿能名动京城,闭月羞花,只希望她能平安快乐地成人,嫁一个好夫婿,日日举案齐眉,能过平淡日子即可。
可如此乖巧惹人疼的女儿,怎么自己的丈夫跟穆老夫人都不喜爱呢?
外人那些风言风语,冷眼相待不说,李氏早有察觉,穆国政跟穆老夫人十分疼爱大女儿,却对二女儿多了一丝漠然。青瑜嘴甜,比其他姐妹甚至兄弟都要聪敏,既得同龄人崇拜嫉妒,也得长辈们关爱疼宠。穆国政对女儿才名在外与有荣焉,穆老夫人也因此觉得有面子,连带着带青瑜比孙子都要好。而小小,虽跟青瑜长了一个模样,性子里却是宁静居多,不爱言语,故而不得老夫人喜爱,不聪明,也不得穆国政喜爱。先前,老夫人赏赐什么东西,都是以青瑜为主,连带着给小小一些,意思意思罢了。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不是一次两次,小小都知道,却从来也不计较,也不觉得委屈,该给穆老夫人的礼数便给到周全,李氏看在眼里,只有心疼的份。
想想京城里的穆府,一朵阴云又罩在了李氏脸上。
任她怎么想,都想不到,在婆婆跟丈夫眼中,自己竟是那样阴狠的人,连孩子都不放过……不知不觉,李氏就想多了。
直到一只小手覆在自己手上,李氏回神,看到了女儿担忧的表情:“娘,您又再想那些不开心的事了。”
李氏强笑:“娘没事……”
“娘,母女连心,您的心事女儿还不知道吗?”青宁皱眉,满含关心地道,“听禾娘说,您昨日里又没怎么吃东西。您现在可是双身子,就算您不爱惜自己,也要爱惜我那未出生的弟
第六十三章 悠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