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节 去炸日本行不[1/2页]

我是师长范哈儿 黄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百节去炸日本行不
      当空军只剩下几架寇蒂斯和几架伽马2e撑门面后,就算是老蒋再心痛自己的德械师中央军,也不好意思再强迫他们必须出战了。反正在让中国空军付出巨大损伤后,日本人自己的战机,也是损失很多,对于前线作战的中央军嫡系来说,已经不用被日本人的飞机压着打了,配合防空火力,勉强也能档上几阵,对于空中支援的呼声,自然就不那么强烈了。
      这剩下的十几架飞机,老蒋也知道要留下来保卫南京。
      虽然凭它们的实力,其实已经不足以安全保卫南京的空域了。
      不过少了老蒋的强制性命令,范哈儿能够灵活动用这几架仅存的战机,在今后的几次战斗中,利用军统提供的情报,不仅没有损伤,还很是击落了日军几架战机。
      9月14日,日本政府追加侵华战争经费25亿日元,同日,新增援军2个师团到沪。
      当日,日军在大炮和梯子帮助下爬上宝山城,陆军第98师583团中校营长姚子青营激战殉国。15日晨,日军倾全力犯宝山县城,国军姚子青营残部全体壮烈牺牲,宝山沦陷。吴淞镇也被包围。罗店附近战事甚烈。日机轰炸北新泾镇、周家宅,死伤百余人。
      据调查,吴淞口外的大小敌舰,连同最近驶沪的运输舰,共达90艘以上,加上吴淞、浦江、石洞、浏河、杨林口、七丫口等江面所泊敌舰,共约130余艘。日军的海军优势,在上海一战中显露无疑。
      本来国军想利用上海孤岛优势,日军调集兵力和支援困难,通过拖垮日军的后勤和增援行动,来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但在日本实力雄厚的海军支援下,现在却基本没有达成目标,反而屡屡被它们的舰炮,消耗着国军的有生力量。
      九月中旬,日调整侵华机构及将领,驻屯军部取消,代之以华北前敌司令部,由天津移北平。原陆相寺内寿一任总司令,辖9个师团;板垣任平绥路方面总指挥;香月任平汉方面总指挥;冈部任津浦方面总指挥;松井石根任上海陆军最高指挥官。国军第3战区颁发第2期作战指导,其要旨为:1、战略要旨:以保持经济重心,巩固首都而作持久战;就包围敌人现势,运转优势兵力、截断登陆之敌,限制其发展;打破敌包围我军之企图,收各个击破之效。2、兵团部署:第8集团军防守浦东,威胁浦江右岸之敌。第9集团军的任务是:(1)围攻虹口、杨树浦之敌而封锁之;(2)续攻张华浜之敌而歼灭之;(3)固守吴淞、江湾、宝山据点;(4)应使后方部队在北站、横浜港、五洲公墓、芦泾浦、江湾镇、庙行、顾家宅沿问藻浜南岸向西至黑大黄宅一线,构筑据点工事,阻击敌人。
      其中,第15集团军的任务是:(1)固守罗店以南与浏河以西地区;(2)分兵对内新镇、曹王庙及沈家桥方面攻敌两翼;(3)在刘行、嘉定、浏河之线构筑据点工事,阻击敌人。
      9月16日,宝山县城争夺激烈,虬江码头、沈家宅、罗店等地同样继续激斗。次日,日军继续向上海增兵,除了原有的台湾守备队、重藤支队外,又从华北抽调步兵10个大队,炮兵2个中队,野战炮兵1个大队和高射炮队5队。
      9月19日上午10时,日军军舰炮向国军第15集团军右翼军沿军工路一带猛烈射击,并以飞机轰炸和一个步兵师团进攻,激战至薄暮,双方伤亡惨重,仍相持对垒。月浦、罗店一线和淞沪公路、蕰藻浜附近,双方也展开激战。20日晚,第15集团军右翼阵地被突破,无奈退至杨行、月浦新阵地,与日军对峙。21日,杨行国军阵地被敌突破,吴淞日军占领张家村、吴家宅一带阵地。
      第3区长官冯玉祥命令第9集团军向北站、江湾、庙行、蕰藻浜右岸一线转移,9月22日午后,日高级将领在日沪领署召集临时会仪,商讨今后总攻我军阵地策略。就在这时,国军决定放弃久战难持的第1道防线。
      放弃第一道防线,这是淞沪战役一个真正的转折点,标志着上海的战事,由前期的国军主攻、日军主守态势;转变为日军进攻、国军退守了。
      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是前线的冯玉祥司令长官,还是南京的老蒋,都为这次的淞沪战事的前景,开始忧虑起来。
      他们一方面决定继续加强和日军的作战,由老蒋亲自飞抵上海,接替冯玉祥出任前敌总指挥,以示坚决抗战的决心,一方面,却也是各种途径频繁出击,谋求国际社会支援或者调停。
      随后,中国派代表出席国联大会,首席代表顾维钧就日本侵华事件向国联递交申诉书。其他驻外使节,也纷纷展开外交努力,希望国际社会站在中国一边,谴责日本,帮助中国抵抗日本侵略。
      外交上的努力,仅仅是取得了些许的成果,也许在以后,可以被别国参战时作为理由,但此时,对于中国的帮助,却实在没有多少。只有德国和苏联,在这个时候,仍旧不设定中立法案,继续维持了对中国的出口和援助。区别是,德国因为顾忌和日本的反共协定,主要是履行原有和中国的合同,已经不再扩大帮助;而苏联,因为想让中国把日本拖住,却是大规模增强了对国军的援助。
      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这些国际援助,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来说,都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足以扭转战争的最后结局。
      9月25日,受老蒋亲自坐镇指挥淞沪战役影响,国军将士用命,奋力攻克罗店镇,反攻杨行,日军暂时败退。甚至范哈儿的空军部队,也在这次反攻中出击,协助前线国军作战,最终击落日军飞机四架。
      但到了9月27日,国军全线退守北站、江湾、庙行、罗店以南、施相公庙与浏河。
      英、美、法、意等国驻沪海军司令通知上海市长与日军,要求中日双方飞机勿飞越租界上空,高射炮勿向租界方向射击。9月28日,双方在刘行、罗店西激战,国家毙伤敌千余人。毁敌战车3辆,击落敌机1架。但随后,国军无奈退到罗店以西。范哈儿空军夜袭虹口日军阵地及飞机军械库,击毁日舰2艘。
      9月30日日海军第3舰队司令小泽通告各国驻华使节,日空军将轰炸南京,指定各国官兵离开南京。此通告遭到苏、英、法等国抗议。
      当日,国军统帅部令第3战区调整部署,蒋中正兼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战区分为右翼、中央、左翼3个作战军: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辖第8集团军及第10集团军;中央军总司令朱绍良,辖第9集团军;左翼军总司令陈诚,辖第15集团军及第19集团军。
      10月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7月15日交付国民党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3日,蒋中正发表谈话,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并公布中共7月15日发表的《共赴国难合作宣言》。沪战重心移至江湾,刘行、罗店方面战事仍旧激烈。
      10月4日,亲自坐镇上海的蒋中正为了宣传中国抗日,正式召开了记者会,回答外国记者提问。
      当有记者问:
      “中国为谁而战?”时,老蒋立刻宣称:
      “中国为各国而战,各国应该援助中国。”
      虽然这样的说法,很多记者觉得好笑、不理解,但实际上。老蒋的说法,还是很有依据,起码,苏联人听到后,就觉得,为了让中国继续和日本战斗下去,肯定要加强援助的。
      连日来,上海战事重心仍在江湾、罗店、刘行等地。日军援兵增多,又一批军火抵沪,其主力舰“长门”号、“陆奥”号也先后到沪。10月初,日军在巨舰大炮的支援下,发动了第4次总攻。不过中国军队吸取教训,在日军几艘战列舰开炮前,就开始后撤,没有造成伤筋动骨的减员,但舰炮的轰击,还是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
      国联大会一致通过中国问题议决案,谴责日机滥炸中国平民。
      

第二百节 去炸日本行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