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二十六节 美军的轰炸[1/2页]

我是师长范哈儿 黄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三百二十六节美军的轰炸
      轰炸东京最佳的选择,就是从中国出发了,这已经有了范哈儿空军的几次实战证明。
      但是从中国派飞机,虽然不愁没有志愿飞行员,却因为中国几年前的几次跨海轰炸行动,已经让日本极为警惕。这几年来,在针对中国空域布置了层层防线,前面几次中国b10的最后跨海轰炸行动结果都是伤亡惨重。所以美军想要进行效仿轰炸,结果很可能是去了就回不来,对飞行员来说无异于自杀,这样的肉弹攻势,当然不符合美国的“自由精神”。
      而且中国对东京的几次成功轰炸早已经轰动世界,此时如果美军在中国发动对日本的轰炸,也会让很多人继续将成功归功到中国人身上,这和罗斯福企图通过这一次轰炸振奋美国人信心的目的,可谓是完全背离的。
      所以这段时间来,美军参谋部门一直在寻找其他的轰炸方案。
      直至一九四二年一月中旬,金海军上将的参谋部方才想出一个方案:从太平洋的一艘航空母舰上出动陆基轰炸机去轰炸,航空母舰可以把它们载到离日本海岸足够近的海面,从日本防空薄弱的东海岸地区突入,完成轰炸任务后可以继续飞到中国大陆。
      阿诺德将军热情地支持这个计划,这个计划要求改装双引擎b-25轰炸机。二十四个机组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跑道上标出的模拟飞行甲板上演练短程起飞滑跑。这个任务交给了陆军航空队第一流的飞行员、当年的飞行速度世界纪录保持者詹姆斯?杜利特尔中尉。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日,新服役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载着杜利特尔的机组人员,从旧金山。十六架b-25轰炸机,改装后增设了油箱和假机尾机关枪,小心谨慎地滑落在飞行甲板上。
      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大黄蜂号”穿过北太平洋风暴区,将在阿留申群岛和中途岛之间的一个指定地点同哈尔西海军中将的“企业号”会合。“迈克特遣舰队”——这是它现在的代号——在阴沉的海面上向着九州海岸以西约六百英里的起飞点破浪行进。由于计划人员安排时间表时忽视了国际日期变更线,舰队的航行多花了一天,假若没有这个缺陷,这次行动就十分顺利了。
      四月十七日下午,“迈克特遣舰队“离起飞点只有二十四小时的水程,仍未被敌人发现。“大黄蜂号”上的甲板人员对b-25轰炸机作了最后检查,他们用起货机装上炸弹,用粉笔写下这样的话,“我不想让整个世界燃烧起来,只想让东京着火罢了。”
      当晚,雷达发现了日本海上警戒线最外层的哨艇,舰队改变了航向,但是第二天上午七时半之后不久,一艘敌船发现了特遣舰队,它发出的无线电警报被舰队接收到了,几分钟之后,前卫巡洋舰用炮火击沉了这艘小型勤务艇。
      杜利特尔和哈尔西决定立即进攻,即使多飞一百英里可能使轰炸机不能剩下足够的油以返回中国大陆也在所不惜。他们是在进行重大的冒险:虽然日本防线即将处于警戒状态,但日本人不会料到当天就有袭击,因为特遣舰队离日本几乎还有七百英里。
      “让杜利特尔上校和勇敢的中队起飞吧。一路平安,上帝保佑你们……”
      哈尔西向“大黄蜂号”发出信号,这艘航空母舰在上午八时之前不久调头迎风。
      电警笛拉响了,杜利特尔上校紧紧握了一下米切纳海军上校的手,然后对他的同伙喊道:
      “好,伙计们,就这么着。一起出发吧!”
      杜利特尔的轰炸机准备起飞——无论是他,还是他的飞行员同伙,都是第一次尝试从猛烈摇晃的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作微妙的起飞。
      那天上午,风在怒吼,海在咆哮,蔚蓝的海水在航空母舰两侧迸裂出一簇簇浪花,吉米率领他的中队起飞了。
      七时二十五分,当他的飞机在‘大黄蜂号的甲板上嗡嗡起飞的时候,特遣舰队的甲板人员没有一个不在帮他飞到空中去。一位飞行员的飞机总是失速,甲板人员差不多将他的资产都开列了清单。但十六架轰炸机中最后一架在八时二十四分成功飞走了,一分钟以后,航母的值班参谋在旗舰航海日志上写道:‘改变航向,转弯九十度,立即以每小时二十五海里的速度撤出该海区。
      特遣舰队转向东驶,杜利特尔率领他的b-25米切尔式轰炸机向西飞去,执行后来人们形容的“轰炸和燃烧日本工业心脏”的使命。经过介绍,每一位飞行员都知道了各自所要轰炸的军事目标:钢厂、飞机厂和电站。杜利特尔对他的同伴说,万一他的飞机被打坏了,他就“寻找一个飞机坠毁能造成最大破坏的目标,开足马力猛栽下去”。
      两个小时以后,当杜利特尔的轰炸机低空掠过东京湾的时候,这样的自杀勇气的确没有必要了。
      东京城里的人正在吃午饭,他发现的一队巡逻机没有发出警报。他真走运,阻御低空飞行的敌机空袭首都的银色阻塞气球,刚刚在上午的防空警报演习结束后取下来了。当他窜入这座城市乱七八糟向外延伸的北郊的上空时,甚至在他上面的高空中飞行的九架战斗机也没有发现他。
      继续在郊区上空向正南方向和东京东区中心方向低空飞行,升到一千二百英尺的空中,转向西南方向飞去,向极易起火的地区投下燃烧弹。杜利特尔一面丢下第一颗高爆炸弹,一面如实地记着航空日志。
      高射炮火非常猛烈,但美军只有一架飞机差点被击中。下降到房顶高度,然后钻进西郊低空的烟雾之中。调头向南飞到海上。
      警报器再次拉响了,在午餐时间拥挤的街头和公园里,当第一批轰炸机掠过上空的时候,人们不约而同地向头顶望去。
      人们挥着手,以为是日本空军在作逼真的表演。只有当爆炸震撼着首都,滚滚浓烟升起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这是真的轰炸。
      在撤退的航空母舰上,监听着东京广播电台的美国听众,从播音员声音后面的颤悠的警报声中,知道了杜利特尔的飞机已经到达城市上空。
      格鲁呆在美国大使馆里,正同瑞士大使共进午餐,他最初不相信这是“真事情”。他打了一百美元的赌,在后来的二十分钟里,另外十架美国轰炸机掠过头顶,城市里发生了一连串的爆炸,他只好输掉了这笔钱。
      这十架飞机遇上了大风,和头两架飞机拉开了距离,但是它们从四面八方飞来,继续制造了混乱,使日本人的防务陷于瘫痪。另外三架b-25轰炸机同时到达名古屋、大阪和神户的上空,日本战斗机驾驶员不知所措,好半天弄不清楚袭击是从哪个方向来的,美国轰炸机趁机向东逃往中国海,日本战斗机想追也来不及了。
      袭击日本的十五架b-25轰炸机,好不容易飞抵中国海岸。一架飞机的油快完了,改变方向降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机组人员立即被吃了一惊的俄国人扣留。黑暗、大雾、缺油排除了试图在中国的机场着陆的可能性,尽管已经通知这些机场接待他们。
      杜利特尔的飞行员被迫跳伞,但在中国游击队的帮助下,除了十一人外其余的人终于被安全护送到国民党战线的后方。
      三人在强迫着陆时死去,八人被俘虏,受到审问和拷打。《朝日新闻》题为《敌机轰炸校园》的文章,谴责这次袭击是“惨无人道、贪得无厌、不分青红皂白的轰炸”,从而激起了公

第三百二十六节 美军的轰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