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六章 吴山白云里[1/2页]

泱泱大唐 黄昏前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场中士子们的哗然,周县令似乎挺满意,脸上堆着笑容,在场下的喧哗声响了一阵后,才压压手,示意年夜家恬静下来。坐在座上的李刺史也有些满意的笑容露出来,抚着胡须不竭扫视着场上的这些士子们,眼睛也往王易所站处所看过来,在看到王易那似乎无动于衷的样子后,微微的一愣,瞪看了一会后才移过眼去。
      只听周县令继续道:“吴山诗会举办至今已经第三年了,前两年,有很多的佳作呈献,今年来加入诗会的士子远比往年多,李使君也是第一次来加入诗会,本县希望今日能有更多的佳作呈上来,以饱年夜家线人,本县不才,得李使君所托,勉为今日诗会之仲裁,各位有佳作即可呈上来,但要求是现作现吟…”
      周端顿了一下,清清口,再继续道:“今日是重阳节,佳节当庆,诗作的要求当以咏秋或者重阳为题,不限韵角、格律,也不计时辰,再无士子呈诗上来诗会方告结束!开始吧…”
      周县令此语让场下士子又是很受惊,不计时辰,那就是呈诗踊跃的话,可以一直延续到天黑,这可是历来没有过的,要知道现在杭州也是同样实行宵禁,闭门鼓后要关城门的。不过一些人在想了一下周县令前面所述后,也有些恍然,刚刚周县令了,要求现作现吟,还规定了要咏秋或者咏重阳之作,其他诗作是不在此要求之列的,这就增加了难度,能现场作出咏叹秋天或者重阳的诗作来,并且质量要包管,还是难度不的。
      周县令此话一出后,一些原本想跃跃一试的士子们都缩回了脑袋,以至周县令宣布诗会开始后,一下子没有人站出来,有点冷场的味道,诸多的人都是看看我,我看看,都希望有人带个头,先上去露一手,以鼓鼓年夜家的气。
      坐回座上的周端在和李弘节对看了几眼后,并没什么异样,两人对场上呈现这样的情景似乎一点都不料外。杭州人口少,饱学的士子原本就不多,畴前几年文会、诗会举办的情况上就可以看出来,今日他们虽然抱有希望能发现几个才学不凡者,但却不敢有太年夜希望。
      就在有点冷场之时,站在李弘节后面的李道素站了出来,走到摆置有翰墨的案前,先对亭内坐着的李弘节和周端行了一礼后,再对场上诸人抱抱拳,年夜声道:“可不才,今日有一作想呈上来,不求入周明府眼,只想为今日诗会增一点雅趣…”完李道素摆正了身姿,作举头状,即吟了起来:“秋风秋雨伴秋凉,钱湖一夜草枯黄…”
      这是一首七言诗,格律其实不是很是讲究,但正好把钱塘湖的秋景描述了出来,还有点韵味,在李道素吟了两遍后,场上有人颔首奖饰,一些人悄悄议论开来了。
      “好诗!”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接着马上有人附和,应者很多,一些其实不知道李道素就是杭州刺史李弘节之子的士子都用敬佩的目光看着这位容貌气度都不差的公子哥们!
      李道素吟完,提笔很快就把此诗写了下来,搁了笔后再对场上诸人行礼,然后地站到一边,有些满意地望望那名坐在亭内的美女,但并没有走回亭内去。
      以王易评判,李道素刚刚所作诗不差,但也不克不及算好,不过他第一个站出来献诗,还是挺起作用的,他带了这个头后,明显把场上的气氛带动起来,马上就有一名士子走上场来,现吟了一首,再提笔录了下来。
      有人带头,跟着自有其人,随即又有几个人走了上来,吟念所作诗后,记写下来,不过这些诗都是一般之作,至少王易这个饱了唐诗宋词中精品的人听了后,没有一点感觉。
      李道素也固然知道这些人所作的诗都只是泛泛,甚至都远不及他刚才所作那首,因此在听了几首诗后,有点满意露出来,还有意无意地往王易所站之处瞄看几眼,神色中甚是狂傲,还有些挑战的味道!
      在几人站出来献诗后,又一会没人敢站出来了,站在离案不远的李道素扫了场内诸人一会后,放声道:“今日来加入诗会者如此多人,就没有人再有诗作献上来的吗?”着眼睛还直直地盯着王易,眼中满是轻视,“不会都是看热闹的,而肚内没有才学之辈吧?”
      后面这句话明显是针对王易所的,王易固然听出了其中的味,有些冒火的感觉!
      站在

第二十六章 吴山白云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