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着炭火,火星子溅起,映得两人脸上泛着红光。
“望舒掌门,极西之地的‘焚风谷派人来了。”守山弟子掀开棉帘,带进一股寒气,“说是谷里的‘火煞苏醒了,烧穿了三座山头,连终年不化的冰川都开始融化。”
来者是个裹着兽皮的少年,名叫阿柴,脸上带着烟灰,手里捧着块灼热的黑曜石,石面上刻着火焰状的符文:“族里的萨满说,火煞是上古火山喷发时,被烧死的先民怨念所化,能吞噬一切可燃物,只有‘归真的凉意在能熄灭它。”他将黑曜石递过来,“这石头吸了火煞的气,只有您能碰。”
望舒接过黑曜石,掌心的胎记立刻泛起清凉的暖意,本源之种的叶片突然发出“噼啪”声,冰棱瞬间融化成水,顺着叶脉流下——这是感知到火属性能量时才有的反应。他站起身,归真人偶已经提着木箱跟了出来,里面装着本源之种的叶片、鸣鹤泉的泉水和南海的珍珠粉:“马先生说,火煞怕‘水火相融之力,让我把这些都带上。”
极西之地的焚风谷,比想象中更炽热。空气中弥漫着硫磺的味道,远处的火山口喷吐着浓烟,红色的岩浆像条巨蛇,在山谷间蜿蜒。望舒戴着用南海珍珠编织的面罩,能过滤掉灼热的空气,归真人偶则在青铜躯体外裹了层厚厚的石棉,依旧迈着稳健的步子。
阿柴指着前方的火海:“火煞就藏在那片岩浆湖里,已经吞了两个部落的帐篷。”他从怀里掏出张兽皮地图,上面用炭笔标着火海的范围,“萨满说,岩浆湖底下有处‘寒泉,是火煞的克星,可惜我们挖了三年,都没找到入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归真人偶突然停下脚步,青铜耳贴在地面,片刻后指向左边的山崖:“下面有水流声,很微弱,但带着寒气。”它举起青铜锤,对着山崖猛砸下去,岩石碎裂的瞬间,一股白气喷涌而出,带着刺骨的凉意——正是寒泉的气息。
望舒立刻将鸣鹤泉的泉水倒入裂缝,泉水遇热化作白雾,与白气交融,形成道清凉的屏障,挡住了蔓延过来的岩浆。阿柴举着萨满赐的骨杖冲上前,杖头镶嵌的冰魄石吸收寒泉的凉气,发出耀眼的蓝光,将最前面的火焰冻成了冰雕——这是焚风谷的秘术,用寒气驱动火焰,专克火煞的怨念。
激战中,望舒发现火煞的核心是团跳动的火球,那是怨念凝结的本体。他让归真人偶用青铜锤砸开火球外层的岩浆,自己则将南海的珍珠粉撒上去,珍珠粉遇热化作水汽,与鸣鹤泉的凉意融合,形成道水雾屏障,将火球困在中央。
“是先民的虚影!”阿柴激动地喊道,“他们在向你鞠躬!”
望舒望着那些透明的虚影,突然明白,所谓的“五厄”,不过是先民们留在世间的执念。冻怨、沙魑、水祟、浊浪、火煞,看似是五种不同的邪祟,实则都是被遗忘的痛苦与遗憾。化解它们的,从来不是力量,是铭记与和解,是让它们知道,自己的苦难被看见,自己的遗憾被抚平。
三日后,岩浆湖的中央立起了座石碑。
望舒亲手刻下“共生”二字,左边是三一门的逆生符文,右边是焚风谷的火焰图腾,中间用本源之种的藤蔓连接,象征着归真意与冰火之力的融合。寒泉的水流从石碑下涌出,与岩浆交汇,形成片热气腾腾的温泉,周围的火山灰里,已经冒出了嫩绿的草芽。
“从今往后,焚风谷就是三一门的极西分支。”阿柴的父亲,焚风谷的族长握着望舒的手,脸上带着感激的笑容,“我们会将火煞的火种保存起来,用寒泉的水和本源之种的叶片滋养,让它成为温暖部落的火源,而不是伤人的邪祟。”
阿柴捧着个陶土罐,里面装着用火山灰和寒泉水混合的泥土:“这是送给望舒掌门的礼物,能种出不怕火的植物,也能让本源之种长出防火的叶片。”他指着远处的冰川,“火煞的怨念已经被净化,冰川不会再融化了。”
归真人偶正在给新长出的草芽浇水,用的是鸣鹤泉的泉水和南海的珍珠粉混合的液体,被浇过的草叶上,立刻泛起了一层淡淡的蓝光,能在火中安然无恙。望舒走过去,看着它青铜手臂上新生的符文——那是与火煞火种共鸣后生出的火系符文,让它能在高温中自由活动。
“马先生说的没错,你越来越像‘活生生的了。”望舒笑着说。
归真人偶低头,用火山灰在地上写下:“因为和你们在一起。”
返回三一门时,已是初春。
本源之种的枝头抽出了新芽,叶片上泛着五彩的光,那是五厄的气息融合而成的奇景。李维辰站在树下,看着望舒归来,突然笑了:“五厄已除,逆生三重的‘化境,总算圆满了。”他指着新芽,“你看,这叶子上的纹路,像不像一幅完整的天地图?”
望舒凑近细看,果然,叶片上的纹路交织成一幅微型的地图,北境的冰原、西域的沙漠、武当的山峦、南海的岛屿与极西的火山都在其中,被一条金色的线连接着——那是本源之种的根系,也是异人界的炁脉。
赵玄通正在演武场教弟子们新创的拳法,招式里融入了五厄的特性,刚柔并济,收放自如:“所谓逆生,不是逆天而生,是顺应天地,化厄为祥。”他指着天空,“你看那云,聚则为雨,散则为霞,与我们的炁脉何其相似?”
夏禾端来刚煮好的桃花粥,里面放了本源之种的新叶,吃下去,能尝到北境的冰冽、西域的醇厚、武当的清香、南海的清甜与极西的温热,五味交融,像极了这段跨越五域的旅程。“胡越、阿古拉、阿珠和阿柴都来了,正在前厅等着给你接风呢。”
望舒接过桃花粥,看着窗外绽放的桃花,突然明白了“归真”的终极意义——不是独善其身,是兼济天下;不是固守传承,是融合万物。就像这本源之种,既扎根于三一门的土地,又吸收了五域的气息,在春风里生长,将暖意与善意,播撒到天地的每一个角落。
归真人偶走到桃树下,看着满树的繁花,突然用青铜手摘下一朵,别在衣襟上。冯宝宝的白鸟飞过来,停在它的肩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赞美这美丽的景象。陈朵的账本上,“五域之行”一栏写得满满当当,最后画了只展翅的凤凰,旁边标注着:“本源之种已具五域之力,可化解天下邪祟。”
沈星河坐在竹屋前,用五域的材料混合制成的新笛吹奏着,调子融合了北境的歌谣、西域的胡琴、武当的道乐、南海的渔歌与极西的鼓点,引得本源之种的叶片轻轻颤动,落下的花瓣在空中形成一道粉色的瀑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望舒走到演武场,看着弟子们练拳的身影,他们的招式里,既有三一门的逆生三重,又融入了五域的特色,刚柔并济,收放自如。他摸了摸掌心的胎记,那里还残留着五域的气息,像是在提醒他,守护的旅程虽然告一段落,但融合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归真人偶递来一片本源之种的新叶,叶片上的五彩纹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望舒接过,放在鼻尖轻嗅,五域的气息在鼻尖萦绕,像一首无声的歌,诉说着跨越山海的相遇与融合。
远处的天空,一群白鸟正带着桃花瓣飞向远方,那是冯宝宝的伙伴,要将三一门的暖意带到五域去。望舒知道,无论前路还有多少挑战,只要守住“归真”的初心,带着五域的暖意,就没有化解不了的执念,没有跨不过去的难关。
演武场的喝声、沈星河的笛声、归真人偶的脚步声、白鸟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在三一门的上空回荡,像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而本源之种的枝叶,正向着更遥远的地方延伸,将“归真”的暖意与“融合”的善意,带到天地的每一个角落,让桃花的芬芳,开满世间的每一寸土地。
三一门的初夏,总带着些微醺的暖意。本源之种的枝头挂满了青涩的果实,叶片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哼唱着五域的歌谣。望舒坐在桃树下的石桌旁,翻看着马仙洪寄来的信,信里附了张碧游村新制人偶的图纸,说是融入了五域的符文,能在极寒、酷热、深海等极端环境中活动。归真人偶蹲在旁边,用青铜手给新栽的西域沙枣树浇水,水珠顺着叶片滚落,在阳光下折射出小小的彩虹。
“望舒掌门,中原腹地的‘悬空寺派人来了。”守山弟子匆匆走来,手里捧着个檀木托盘,上面放着颗晶莹的念珠,“说是寺里的‘镇魔塔突然开裂,塔身渗出黑气,住持大师说,只有‘归真的净意能镇压。”
来者是个年轻的僧人,法号慧能,穿着洗得发白的僧袍,眉宇间带着焦虑:“镇魔塔下镇压着‘心魔,是千年来僧俗争斗的怨念所化,近日突然躁动,塔身的经文已经挡不住了。住持大师说,这是‘六厄的最后一难,唯有集齐五域之力,才能彻底化解。”他将念珠递过来,“这是塔顶的‘定魂珠所化,能指引心魔的方位。”
望舒接过念珠,指尖刚触到珠子,本源之种的叶片突然剧烈晃动,青果上的纹路亮起——五域的符文同时闪烁,像是在呼应。他站起身,归真人偶已经提着木箱跟了出来,里面装着本源之种的果实、五域的特产和桃花酒:“马先生说,心魔无形无质,怕‘五域意与‘归真意的融合,让我把这些都带上。”
悬空寺建在悬崖峭壁上,飞檐斗拱悬于半空,云雾缭绕间,隐约能看到镇魔塔的轮廓。塔身高约百丈,通体刻满经文,此刻却有黑色的雾气从石缝中渗出,像无数细小的蛇,顺着塔身蔓延,所过之处,经文的金光渐渐黯淡。
住持大师站在塔前,手持念珠,苍老的脸上满是凝重:“心魔最擅钻空子,能化作人心中最恐惧的模样。五域的邪祟尚可力敌,这心魔……却要先过自己这关。”他指着塔顶,“定魂珠已经感应到你们来了,塔门会在午时打开,那时心魔的力量最弱。”
午时三刻,镇魔塔的大门“吱呀”一声开了,一股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无数细碎的低语,像是在诉说着千年来的恩怨。望舒深吸一口气,运转“自在”意,掌心的胎记亮起,五域的暖意顺着经脉流转,形成道金色的屏障,挡住了低语的侵蚀。
归真人偶举起青铜锤,锤身的五域符文同时亮起,在前方开辟出一条通路。慧能跟在后面,手持禅杖,不断念诵经文,梵音与五域符文的光芒交织,形成道无形的网,过滤着空气中的黑气。
塔内的石阶蜿蜒向上,每一层都刻着不同的壁画,画的是僧俗争斗的场景:有僧人手持念珠诵经,有俗人挥舞刀剑砍杀,有信徒跪地祈祷,有叛者点火烧寺……黑气就从这些壁画中渗出,凝聚成模糊的人影,对着三人嘶吼。
“别被它们迷惑!”住持大师的声音从塔外传来,“那些都是心魔制造的幻象!”
走到第五层时,黑气突然凝聚成李维辰的模样,鬓角斑白,眼神却带着失望:“望舒,你可知错?为了化解邪祟,让三一门卷入多少纷争?看看归真人偶,不过是个青铜傀儡,你却把它当朋友,真是可笑!”
望舒握紧掌心的念珠,金色暖意流转:“李叔叔教会我的,是守护不是固守。归真人偶是不是朋友,不是看它是不是青铜做的,是看它有没有‘心。”他的话音刚落,“李维辰”的身影就发出凄厉的惨叫,化作黑气消散了。
第七层的黑气化作夏禾的样子,眼眶通红:“望舒,你忘了阿念师父的嘱托吗?他让你守好三一门,你却整天在外奔波,连桃花落了都不知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夏禾阿姨教我的,是‘牵挂不是‘束缚。”望舒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坚定,“三一门的桃花年年都开,但有些事,错过了就再也没机会了。”黑气凝聚的“夏禾”愣了愣,渐渐透明,化作点点星光。
归真人偶在第九层遇到了幻象——马仙洪站在碧游村的废墟上,青铜脸上满是裂痕:“你不过是我造的人偶,凭什么拥有自己的‘意?回到碧游村,做回你的零件吧!”归真人偶没有说话,只是举起青铜锤,将幻象砸得粉碎,锤身上的“归真”二字亮得刺眼。
塔顶的阁楼里,没有黑气,只有面巨大的铜镜,镜中倒映着三人的身影,却在影子里藏着无数扭曲的人脸——那是心魔的本体,靠吞噬镜像中的恐惧存活。
“终于来了。”镜中的人影开口,声音像是无数人在同时说话,“千年来,僧俗争斗不休,你们的恐惧、贪婪、怨恨,都是我的养料。六厄已现其五,只差你这最后一人的执念,我就能彻底脱困!”
望舒举起本源之种的果实,五域的符文同时亮起:“你错了,执念不是养料,是警示。先民的遗憾,是让我们学会和解;五域的纷争,是让我们懂得融合。”他将果实抛向铜镜,归真人偶同时将五域特产撒出,桃花酒在空中化作金光,与果实的力量融合,形成道巨大的“融”字,印在镜面上。
铜镜剧烈震动,镜中的人脸发出惨叫,黑气从镜面涌出,却被“融”字的金光挡住,渐渐被逼回镜中。慧能举起禅杖,定魂珠的光芒与金光交融,塔身的经文同时亮起,将整个镇魔塔包裹其中。
“不——”镜中的人影发出最后的咆哮,“你们怎么可能没有执念?”
望舒看着镜中的自己,影子里的执念清晰可见:怕三一门衰败,怕辜负李维辰的期望,怕归真人偶终有一天会坏掉……但这些执念,此刻却化作了温暖的光,融入“融”字中。“有执念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执念困住。”他的掌心贴在镜面上,“你的存在,不是为了毁灭,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自己。”
金光爆发的瞬间,铜镜化作无数光点,融入镇魔塔的砖石中,塔身的经文重新亮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耀眼。望舒能感觉到,千年来的怨念正在消散,僧俗争斗的记忆化作养分,滋养着塔下的土地,那里有新的草芽正在破土而出。
“结束了。”住持大师的声音带着释然,“六厄皆除,人间再无执念所化的邪祟。”
三日后,悬空寺的镇魔塔顶立起了座新的石碑。
望舒与住持大师联手刻下“明心”二字,左边是三一门的逆生符文,右边是佛家的卍字符号,中间用本源之种的藤蔓连接,象征着归真意与佛性的融合。塔下的土地上,长出了一片奇异的花草,叶片上既有五域的符文,又有经文的印记,在风中摇曳,像是在吟唱着和平的歌谣。
“从今往后,悬空寺就是三一门的中原分支。”住持大师将一串新制的念珠递给望舒,“这串珠子融入了镇魔塔的清炁,能护你心神不被外邪侵扰。”他指着远处的平原,“心魔消散后,中原的炁脉变得前所未有的通畅,异人界与普通人的界限,怕是要渐渐模糊了。”
慧能捧着一叠经卷走来:“这是寺里珍藏的《和解经》,记载着千年来僧俗共处的智慧,望舒掌门带回三一门,或许能给弟子们些启发。”他望着本源之种的方向,“住持说,以后每年都会派僧人去三一门,与弟子们一同修行,也把佛家的‘慈悲融入逆生三重。”
归真人偶正在给新长出的花草浇水,用的是五域的水和本源之种的果实汁液,被浇过的花草立刻绽放出五颜六色的花,花瓣上的符文与经文交织,散发出淡淡的金光。望舒走过去,看着它青铜脸上的笑容——那是用新学的“神机百炼”刻上去的,虽然简单,却格外真诚。
“马先生看到你这样,定会很欣慰。”望舒笑着说。
归真人偶低头,用花瓣在地上拼出:“因为和你们在一起。”
返回三一门时,已是盛夏。
后山的本源之种结出了成熟的果实,五彩斑斓,像一颗颗浓缩的五域明珠,叶片上的纹路交织成完整的“六和图”,将中原的人文与五域的自然完美融合。李维辰坐在竹屋前的摇椅上,看着望舒归来,手里摇着蒲扇,扇面上画着三一门的桃花与悬空寺的塔影:“六厄皆除,逆生三重总算是圆满了。”
赵玄通正在演武场教弟子们新创的“六和拳”,招式里融入了北境的刚、西域的巧、武当的圆、南海的柔、极西的烈与中原的静,刚柔并济,收放自如:“所谓逆生,不是逆天改命,是顺天应人,让万物各得其所。”他指着本源之种,“你看这树,扎根于此,却能容下五域的气息,这才是‘自在的真谛。”
夏禾的茶馆里挤满了客人,有北境的牧民、西域的商人、武当的道士、南海的鲛人、极西的猎手和中原的僧人,大家围坐在一起,喝着桃花酒,聊着各地的趣事,其乐融融。胡越正在给客人斟酒,夏禾则在旁边泡茶,两人相视一笑,像极了寻常的夫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朵的账本已经编成了书,书名是《六和记》,扉页上印着本源之种的画像,旁边写着:“万物归真,天下大同。”沈星河坐在桃树下,用六域材料制成的新笛吹奏着,调子是三一门的迎客曲,却融入了五域的旋律,引得本源之种的果实轻轻晃动,落下的果汁在地上汇成小小的溪流,流淌向山门的方向。
望舒走到山门口,看着络绎不绝的访客,他们有的来求学,有的来交流,有的只是来看看传说中的本源之种。归真人偶跟在身边,青铜手上捧着个木盒,里面装着六域的种子,要在山门两侧种下,形成新的防护林。
“望舒掌门,碧游村的马先生来了!”守山弟子兴奋地喊道。
望舒抬头,只见马仙洪带着一群人偶走来,最前面的人偶手里捧着个巨大的礼盒,里面是用六域材料合铸的“归真鼎”,鼎身上刻着从西极宫到悬空寺的所有故事。马仙洪笑着拱手:“碧游村的人偶们都学会了‘六和拳,特来三一门切磋!”
望舒笑着点头,目光扫过热闹的山门,突然明白,所谓的“归真”,从来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就像这永远生长的本源之种,就像这不断融合的六域意,就像这片土地上,永远有人守着初心,望着远方,等着更多的人来,一起把故事续写下去。
归真人偶将六域的种子撒在土里,本源之种的叶片轻轻晃动,落下的金光滋润着种子,很快,嫩绿的芽就破土而出,在风中摇曳,像是在向世界招手。演武场的喝声、茶馆的笑声、沈星河的笛声、归真人偶的脚步声、访客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在三一门的上空回荡,像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而远方的地平线上,又有新的身影在靠近,他们带着各自的故事,怀着同样的期待,走向这片开满桃花的土地,走向这个名为“归真”的家园。
喜欢。
第509章 三一同归(9)[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