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晚饭过后,池远率先起了身。
      “你们先吃,我先走了。”
      李浩源有些意外,平时池远虽然吃得快,但也会等他们一起才会回到宿舍。
      他下意识加快了手中的动作:“等我两分钟,我们一起回去。”
      池远眼睛转了转,摇头道:
      “我不回宿舍,马教授找我是为了签约的事。”
      “马教授?他下午不就给你打了电话吗?怎么现在才去?”
      “他可是个大忙人,还得准备明天的闭幕式讲话什么的。”
      “好吧。”李浩源有些遗憾,他还打算回去跟池远一起学习呢。
      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要是跟池远一起学习,即使他们学不同的科目,都会感觉学习效率更高。
      瞥了一眼池远朝餐盘回收区走去,李浩源才收回视线。
      一转头,就和对面陶子的视线对上。
      有池远在还好,有事没事可以看他。
      现在对面只剩下陶子一个女生,还是让李浩源觉得不自在。
      “你吃个饭挤什么?”
      感觉到李浩源在往自己这边挤,安东将口中的食物吞咽下去,抱怨了一句。
      “你的错觉。”李浩源埋头吃饭。
      安东送上一个白眼,不过正好他也吃完了,有些漫不经心地说道:
      “以池远这理论成绩,难道不应该在实验考完,就被各高校招生老师电话轰炸吗?怎么现在才被拉去谈签约?”
      “我怎么知道?”
      “我也没觉得你会知道。”
      李浩源的拳头硬了。
      虽然承认安东的确有嚣张的资本,对待竞赛的态度也令他钦佩,但这性格真是让人喜欢不起来。
      听着两人的对话,陶子微微一笑,猜测道:
      “池远肯定已经被邀请过了,估计也说过自己更喜欢航天,但他拒绝得比较委婉?所以,招生的老师觉得有戏,不愿意放过他吧?”
      安东眉毛抖了抖,面瘫也能从眼神看出惊讶之色:
      “他更喜欢……航天?不是物理吗?”
      “恩。就是航天,物理估计只能排第二……不,第三喜欢吧。”
      话语间,陶子已经收拾好了餐盘,站了起来,打了个招呼:
      “你们慢慢聊,我也先走了。”
      安东还有些难以置信,这比他听说池远对化学不感冒还觉得难以置信。
      竞赛人能签约的,基本都是搞基础学科跟科研的,谁会选航天啊?
      “物理也才……第三?”
      听到安东的喃喃自语,李浩源发出幸灾乐祸的冷笑。
      ——让你面瘫,还不是得破防?
      不过他也有些好奇,前两位除了航天,还有啥?
      ……
      与此同时,2093房间。
      池远深呼吸一口气,敲响了门。
      “进来吧。”房间内传来了马坚的声音。
      仔细听,似乎并不像是平时的调调。
      走进房间,作为北大招生办的房间,此时却只有马坚一个人坐在桌前。
      “马教授,晚上好。”池远打了一声招呼。
      “客套话就不用了,你电话里已经说过了。先坐吧。”
      说着,马坚自顾自地接了一杯水,放到了池远的面前。
      池远小声说了一句谢谢,随后便说起了正事:
      “教授,我来是为了……”
      “在你说之前,我得多说两句。”马坚直接打断了他,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
      因为太淡,反而让池远觉得马教授没在笑。
      “池远,我很高兴你第一时间没闹出什么动静,只是给我普普通通地打了一个电话,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一点你做得很好。但是……”
      “你最好别说什么,‘可不可以不参加集训,这种屁话!”
      马教授眯起了眼睛,浑然不觉得自己说了什么不合身份的话。
      他胖乎乎的脸不再和蔼可亲,此时却有一种老师的威严。
      “……我不会这么说的。”
      听到池远的回答,马坚点了点头,眼睛大了一点:
      “很好,我一直觉得你是一个挺理智的学生。现在,你是全国第一,如果放弃集训,往小的来说,你是我们帝都的省第一……”
      “所以,一旦你放弃,我们整个帝都教育系统都会被严肃警告批评,进而到你所在的海甸区,再到你所在的学校。”
      “往大的来说……这就是不爱国的表现。别说你没这样的想法,但其他人会怎么想?我们老师会怎么想?要是传出去,你顶得住压力吗?”
      顶得住吗?池远自问。
      沉默了一会儿,见‘吓得差不多了,马坚突然笑出了声,拍了拍池远的肩膀:
      “不吓你了,我知道你在顾虑什么。我可以慢慢解释给你听,你对规则有些不满是吧?”
      “不,教授,并没有写入文书的规则,算不上规则,只能说是默认的‘惯例而已。”池远纠正道。
      马坚也不生气,而是慢慢扭开了保温杯盖子,看着腾腾热气,耐心地解释着:
      “对于这点,我早就提醒过他们了。不出意外,下一届这个规定就会被好好地写入选拔规定中。”
      下一届,才写入?
      那什么时候才改?
      池远瞪大了眼睛。
      “但是这届……”
      “我知道你有点急,但你先别急,今年的规矩早就定下,改是不可能改了。”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去年生物取消了每省一人的规定,随后国家队四人,胡南就占了两人。”
      “那也是因为胡南实力够强吧?”
      “没错。”
      马坚点了点头,吹开热气,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
      “他们能进国家队,是他们的实力。‘国家队代表的是我们国家高中化学的最强实力,不应该让最强的四个人去吗?这句话,我听了好多遍。”
      “只是以往都是从其他省,比如胡南、河北……但近两年,居然都是从我们帝都学生口中听到的。”
      他有些感叹。
      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对实力的褒奖呢?
      见马教授跟自己像是闲聊一样的相处方式,池远的胆子又大了几分。
      “所以,教授,为什么还会出现‘一省只能出现一人进国家队的情况呢?”
      这是让池远不是很理解的。
      “因为全国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啊……你想想,竞赛作为一种人才选拔方式,也决定着学生的未来。”
      “你也知道,作为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高考,它为了相对公平,每一所学校对不同省份都有不同的高考分数线。”
      “而对于竞赛,限制每个地区的名额分配,也是起到类似的效果。不然,名额不全都是化竞强省的了吗?一个省份就是一个国家队?”

第382章 惯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