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40 章 接管南京[2/2页]

学着做明王 幼儿园宝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吃饭的问题解决了,住的房子又这么好!老百姓们终于有功夫憧憬一下未来了,五亩地,不收粮税,只要辛苦一下,不要遇到什么天灾人祸,一年七八石粮食肯定有的,就是吃掉三四石,剩下的卖钱也行,留着也行。农闲了也可以去找政府干活,管吃管喝还有钱赚。娃子听说有小学,一个村儿一个小学,都可以上学,免费的。将来孩子都有出息了,还能认字!学习好的,还能去乡里上中学。生病了也可以去乡上看病。乡里读书也出息了,还可以去府里参加考试,读得好的可以去读大学,一般的还可以去读工校,出来可以做工。
      很多老百姓乐的整夜整夜睡不着,就怕这是一个梦,梦醒了一切都如梦幻泡影!不过朱破虏倒是确实发现一个问题,医生太少了,除了骗子,符合标准的真没多少。
      于是在东方大学又开了一个医学院,不过朱破虏对医学研究不多,只是知道一些大概的理论,还是把请来那些医生震惊的一愣一愣的,于是朱破虏竟然成了神医!陈梅花在医疗队也干得有声有色,被朱破虏调来任医学院院长。同时主持医疗队、防疫等工作。
      除了盖房,就是卖房,还有修路,朱破虏这是把后世的治国精髓都拿来用了。徐怡最近忙的脚不沾地,她现在终于知道房地产集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庞然大物了。由于朱破虏的房子太好了,正式出售的时候,虽然售价很高,但还是很快就抢购一空。就这还是小打小闹,毕竟她现在主要精力都在盖拆迁房。即便如此,她估计以后一个月的收入有近百万两,难怪朱破虏基本不收税,粮税,商税都不收。就收了个土地房屋税,个人所得税。
      于是,朱破虏将房地产集团作价一亿两认购时,徐怡让魏国公拿一百万两买了百分之一的股份。李府尹得知后,觉得魏国公脑袋被门夹了。但是他还是拿了十万两入股,其他王公勋贵自然也是跟风,连德王也跑来掺和一脚,本来他打算认购别的,听说魏国公入股了房地产集团,便毅然决然地跟着入了股。几年后,他们都为现在的选择骄傲不已。
      崇祯理解不了朱破虏的所作所为,杨嗣昌也理解不了!他们弄不懂朱破虏再搞什么,大概就是以工代赈,他们只能这么理解!他们那里知道,朱破虏现在的银子已经达到快三千万两,银行里还有近两千万存款,当然也放出去很多贷款。特别是那些商人被一顿闷棍打的稀里糊涂的,突然反应过来,老百姓都有钱了,代表啥?代表生意好做了啊,而且明确没有商税!虽然多了一些规矩,但都不用交钱。
      当然如果你发达了,你要交税!发达了交就交点呗,就怕自己发达不了!当然百货集团在朱破虏的授意下,还是走高端路线。毕竟百货集团涉及的范围太广,朱破虏不想把各种商业给弄死了。更让大家惊异的是,朱破虏竟然放开了盐、铁经营,当然前提要办许可,经营范围有所限制。
      于是乎,华夏大地,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李府尹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虽然有一些事情,但都没啥难度,不用他说,都干的很起劲。过了初期的忙乱之后,现在他倒闲下来了,有时候还跑去魏国公府吹吹牛。
      和华夏的热火朝前相比,大明这边是烈火熊熊,造反的农民越来越多。崇祯都纳闷,他都已经减税了,为什么还是这样?他那里知道,他的减税政策,老百姓根本没有享受到。再说享受到也没用,减了的也交不起。南方还好一些,那也仅仅是税收没变。还是黄宗羲看的透彻,不管加减,到老百姓那里都是加法!大明的官吏威武!
      三个月,天津卫原地拔起一座方圆四里的大城,朱破虏把一些工坊移到了这里,并派了五千玄武军驻守这里。原来天津卫费复兴,本来被崇祯调去剿匪,后来朱破虏替他说情,才留下来,专门负责天津到北京大明钱粮税收的押运。还驻守在原来的卫所。方圆十里,基本都被朱破虏按他的套路开发了。
      李定国也回到了大连,朝鲜的反抗军基本都被剿灭了,留了八千白虎军和两千青龙军镇守。当然更多的是被饿死了。因为朝鲜的老百姓也不和他们玩儿了。李定国到大连后,和龙飞云、慕容达达等人参与到扩军的训练中。
      徐怡也因为工作太忙,朱破虏便把华夏石油集团交给伊丽莎白负责,同时任独孤虞姬为华夏渔业集团董事长。
      石油集团现在已有了基本的框架。经过调查,在山东半岛和辽东都发现了石油,已经在尝试开采,已经从开始的收集自然涌出的石油,到钻孔抽取,朱破虏能想到的就是类似水井的结构,后来经过众人改进以后,便成了第一批的油井。
      原油的分离也在试验中,目前第一批通过试验的分馏塔已经开始运行,当然最大的功劳还是朱破虏,他总是有一种穿越迷雾的眼光,众人钦佩不已,他怎么总是在做出来之前就确定可以做出来。分馏和高纯度的酒有很多类似之处,但是要求更高!不过他们现在有了温度计,压力表,慢慢的已经进入正轨,朱破虏觉得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批量生产汽油,柴油,润滑油的时间应该不远了。
      当然还有一个副产品,沥青,当所有人觉得这东西没一点用的时候,朱破虏坚持让他们收集,后来在大连明王议事厅周围铺了一些小路,还有通往各个公务员小区的公路,这才让所有人震惊了。
      今年又从欧洲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听说大明这里这么好的待遇还有学术氛围,来的人越来越多。沃利斯和维维安尼算是他们中的佼佼者,很多人成为教授,也有很多人成为学生。东方大学也从大明招收了很多天资聪慧的学生,虽然底子薄,但是从四书五经中思想解放以后的孩子,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孙之?稻褪瞧渲械拇?恚?源硬渭佣?酱笱У难?耙院螅?晕锢怼⒐こ叹驮嚼丛礁行巳ぃ?踔脸撩杂诖耍?谒斡π堑热说陌镏?拢??缴袼伲?谖锢砗凸こ谭矫娴脑煲瑁?丫?辛舜笫Ψ绶丁
      当然,这些还是朱破虏推动的学术公开,开放讨论,互相促进,当然这个公开是有限制的,只在东方大学内部。且该学术或技术没有被列入禁止讨论的行列,一旦列入,那就仅限于实验室讨论了。
      笛卡尔在物理、工程方面也是进步神速,当然,因为他站到了朱破虏的肩膀上。从开始的犹豫,到后来的佩服,再到后来的崇拜。他发现朱破虏的知识远远超过他的想象,人家没有天天蹲在实验室,是因为人家已经走在了科学的最前沿,你们望尘莫及。
      朱破虏在宋应星的建议下,成立了工程学院,接受东方大学和工程集团双重领导,主要包括机床、舰船、油井、车辆等专业,任笛卡尔为工程学院院长,孙之?等胃痹撼ぁT诒享?档慕ㄒ橄拢?闪⒒鹌餮г海?享?等卧撼ぃ?镏?烊胃痹撼ぃ?夂⒆犹焯旄?疟享?狄彩墙?缴袼佟U饬剿?г憾际潜C艿模?嗽币?蟊冉细撸?挥屑尤肷缁岬车娜瞬拍懿渭友?啊6?冶弦狄院笠?戳粜#??唇??ぜ?呕蚬こ碳?拧
      一众事物安排妥当,朱破虏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燃油机的研究上,在笛卡尔、宋应星等人的协助下,已经有了几款不错的机器。只是性能不太稳定,经过无数次测试发现,这东西和油品也有很大关系。于是这帮人甚至跑去找伊丽莎白,帮助她提高分馏塔的技术,因为没有稳定的油品,发动机的性能也不好确定。
      不过他们倒是发现朱破虏的笨办法比较好用,那就是把发动机的壳体造的厚重一些,可以有效降低振动,提高稳定性。比蒸汽机好得多,所以有些机床就配合燃油机使用,加工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技术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了稳定的动力,机床的精度就提高了,然后就能造更好的蒸汽机,发动机,然后就能造更好的机床。这就像一个巨大齿轮,所有在这里的人,不知不觉中,都已经成为这个世界顶尖的科学家了!他们都是无价之宝,但是还没有被人发现,被人认可!
      外界对他们所知,仅限于明王给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非常地不错!

第 40 章 接管南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