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跟长风说,你也会剑术吧?兄弟俩彻底蒙了。
原来长风的枪法是杨家枪法,和赵云的枪法是一脉相承,至于其中曲折就不得而知了,长风只知道他的枪法和剑法都是赵云所赠。慕容达达看出了这是杨家枪法,鼓励长风,虽然你是菜鸟,但是苗子不错,找个师傅好好学学。长风和明仁当即就要下拜,他们以为慕容达达要收他俩为徒,慕容拦住了,老子没空也没那个本事。等回了大连,你们就知道了。
长风和明仁暂时被安排在了辅军跟着训练,进行思想学习改造,当然不会破例,从新兵蛋子学起。长风和明仁收起了骄傲,踏踏实实跟着训练,很快长风凭借武艺出众,很快被提拔为营长,明仁因为管理才能出色,经常协助慕容达达组织百姓修建成都棱堡,也被提拔为营长。
慕容达达在拿下成都府和保宁府以后,便停止了攻势,跟李自成送去一封信,大意就是先打到这儿吧,你要愿意停战就停战。李自成当然不愿意,但又不能不同意,最近山西没有清军的滋扰,孙传庭借机平定了山西,再加上粮饷充足,重新招募了十万明军,在山西连续击败李自成好几股大顺军,一时间山西被孙传庭控制住了,并且有反扑陕西之势。李自成虽然不想放弃天府之地,但更不想两线作战,特别是和华夏军,就是现在他的粮草武器,很多还是华夏卖给他的。
既然李自成同意停战,慕容达达便专心整顿四川事务,同时派遣更多的士兵南下,协助平定云贵。孙可望也确实不错,在玄武军的协助下,很快便平定了贵州地区,在接到慕容达达的协助后,便去平定云南了。
不过平定云南,由夏侯诚领一万白虎军和玄武军轻装为主力,火神炮都留在成都和贵阳,孙可望协助。当然,平定云贵地区,孙可望的主意倒是非常正确,恩威并重。恩就是饭管饱,威就是不听话就砍了。
啥巫师土司,反正也说不通,砍了拉到。用慕容总督的话就是,除了祸害人没啥用,一切以是否有利于老百姓,魑魅魍魉不能为老百姓服务的,一概清扫。
于是夏侯诚和孙可望一路势如破竹,控制了云贵大部分重要地区,这鬼地方山多路少,要想全部控制,得经营个几年才行。有时候这山头自己占了,对面山头过不去,你也不能飞过去。
夏侯诚和孙可望用了一个月时间大概平定了云贵,打算回去复命了。不过俩人倒是想出来一个馊主意,云贵虽然环境恶劣,妹子倒是不错。于是忽悠了一部分士兵自愿留下,守卫这些穷山僻壤,这才带兵返回了成都。结果回去就被慕容达达臭骂一顿,不过那地方鸟不拉屎,穷的叮当响而且愚昧未开化,也算理解他们。
随后派去得力官员,重新整顿留下的那些远征军,要么转为百姓,要么重新学习。然后又从玄武军中找了一些愿意专业的,和派驻的人员组建警察局,对那些远征军进行重新训练,这才同时把他们继续留在云贵地区。
至于正式的华夏军,倒是没有这个问题,过几年就要轮换。但是华夏控制了云贵以后,当地百姓很快就发现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因为不停地有粮食送来,听说昆明府就修建了一大片粮仓,囤满了粮食。只要愿意干活,就有粮食吃,就有肉吃。
慕容达达采纳了孙可望和夏侯诚的一部分意见,这些地方的人都特别能吃苦,又熟悉情况,于是招了不少人本地兵,还有一些职员,当然前提是学习以后能够基本掌握职业技能。
慕容达达在这里就干两件事,成都重庆地区种好地。云贵地区修好路。没有挖掘机,那就用镐头,用□□,修的慢那就慢慢修,反正有粮食,有人,慢慢折腾呗。
折腾了一个多月,四川云贵地区已经基本安定,连张献忠都真的打到西藏了,不过到了灵藏地区,确实打不动了。士兵生病情况严重,倒是慕容达达告诉他们,那叫高原反应,老老实实休息吧,不用着急。张献忠感激涕零,他就怕慕容达达逼着他进军,那他估计真的要造反了。还好送来的都是好消息,不仅有暂时停战的命令,而且告诉他,什么时候进兵具体情况由他负责,粮草管够,还有医生药材官员,总之,保存有生力量,慢慢折腾。
张献忠心放到肚子里了,看着慕容总督没打算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或者借刀杀人什么的,如果需要杀,自己杀就可以,借的刀还没有自己的快!
张献忠现在比较惨,虽然士兵已经脱胎换骨,粮草也管够,但是这里人烟稀少,哪像在河南,一拉一大片,随随便便就十几万,几十万。这个鬼地方,十里都不见得遇到个人。还好张献忠比较有先见之明,进兵的时候先修好退路,避免打败了连个逃跑的地方都没有。但事实上,即使这样,逃跑的路也不多,只能原路返回。好处还是有的,后续的粮草顺着这些路能够源源不断地送到张献忠那里。
慕容达达把张献忠的情况也一并报给了朱破虏。朱破虏考虑再三,同意了慕容达达的建议,随即召孙可望和张献忠到大连,等他们到了大连,已是十一月中旬。
他俩开始确实有点忐忑,担心朱破虏杀人,后来想想,杀他俩好像不需要那么费劲,于是既来之则安之。等待他们的确实不是坏消息,朱破虏只是见了见他俩,和气地和他俩聊了一会儿,最后给他们一个选择。第一,可以继续呆在华夏干,如果反悔,那就比较残酷了;第二,想去哪儿去哪儿,继续去占山为王也行,回家当地主也行。
俩人经过慎重考虑,还是选择继续留任。既然选择留任,就要继续进行思想学习,然后参观一下大连,感受一下新时代的气息。
大连之行彻底改变了他俩的认知,当他们还在为吃饭奋斗时,人家已经在小康的路上狂奔。很多东西,待他们的参观的人也不懂,当然他懂得也够他俩琢磨好几年的,完全超出了他俩的认知范围。
整齐的房子,楼房;干净整洁的马路;一眼望不到头的粮仓,没人知道屯了多少粮食;什么银行、警察局、法院、检察院等等。等他俩进入华夏军营时,彻底打消了几乎不存在的造反的念头。军营连绵不绝,而且都在操练,至少也有十来万吧,华夏军的战斗力他俩可是领教过的。别说十来万,就是万把人都把他们打的抱头鼠窜。所以经过思想改造以后的他们,下定决心抱紧大腿。
经过半个月的学习之后,张献忠和孙可望的学习结束了,他俩接到了新的任命。张献忠任西藏总督,省会拉萨,当然需要他去抢;孙可望任云南总督,省会昆明。更让他俩高兴的是,西藏派驻五千玄武军,不带重炮;云南派驻五千白虎军;均由他俩节制,但是不许给败了,否则就回家养老去吧。他俩当然知道五千华夏军的分量,就是给他俩十万流贼他俩都不换,有些人不是数量多就有用。另外他俩情况特殊,都有两万名额的辅军。武器铠甲可以从废品库里随便挑,另外他俩现在的部队里,要挑选一万人,送到大连来参军,这些人能吃苦,又有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
他俩一合计,挑五千给送到大连来,五千人得退役,留下俩万也就够名额了。另外还提醒他俩,注意招收当地的人加入辅军,了解情况,特别是西藏,注意多招收一些藏民的辅军,他们熟悉西藏的情况,也适应西藏的气候。
另外还有协助他们的官员工匠等等,云南的可以直接到位,西藏的,先行到雅州。雅州暂时作为张献忠的基地,以此为基地开拓西藏领土。虽然困难,张献忠却很有干劲,毕竟不用和华夏军打架了,而是作为华夏军打架,感受还是不一样的,起码粮草不用发愁。
俩人接受任命以后,就去废品库里挑选铠甲去了,这才发现,这里起码有二十万套铠甲,各式各样的都有,都是朱破虏缴获的,多少有些破损,朱破虏也不需要,便收集在这里,一方面当做商品做交易,一方面,他的弓骑兵和辅军都可以来随意挑选。张献忠高兴坏了,当然是拣好的挑,他和孙可望带了一帮人挑选完了,这才心满意足地带着人马和兵器铠甲离开了大连,踏上他们各自的征程。
第 61 章 攻克成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