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无涯和张三取得了二圣的手谕之后,离开了五国城,沿江而上,经过了千里跋涉之后,回到了南京应天府。\n 在南京简陋的行宫之中,两人拜见了高宗赵构,将这次北上之行的经过和过程一一向高宗做了汇报。当讲到五国城徽宗钦宗二圣的苦难遭遇时,高宗赵构摇头叹气,唏嘘不已。\n 最后将高宗之母韦氏在浣衣院的下落告之赵构,同时已派人密切关注韦氏在浣衣院的动况。\n 当李无涯拿出二圣的血书手谕时,赵构已是泣不成声。\n 高宗赵构痛声说道;“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将二圣和生母韦氏接回大宋。”\n 当将国事处理完后,赵构挥手道;“今日叫你们见一人,你们陪我到后宫去。”\n 李无涯和张三随高宗来到后宫的一处宫苑。远远的只见一个女孩正在湖边静坐,身形纤细,神态落寞。\n 李无涯早已认出来了,这不是依依吗?\n 大声叫道;“依依,依依。”\n 湖边的女孩此时正在暗自忧虑,自从被南宋高宗赵构接到应天府皇宫之后,仿佛又回到了以前在宫里的日子。压抑,无趣,无聊至极。忽然听到一声熟悉的呼喊,这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无涯哥哥的声音吗?\n 依依站起身来,朝声音发出的地方望去。猛然快步朝这边跑来。\n 李无涯也迎了上去。依依跑到李无涯跟前,略微犹豫片刻,还是抱了上去。口里哭诉道;“无涯哥哥,你终于来了,依依以为你不要我了呢!”\n 数年不见,依依已从当年的小女孩长成了小姑娘啦。样貌清秀,身材也比以前长高了。\n 李无涯紧紧拥抱着依依说道;“依依不哭,我永远是你的大哥,永远不会不要依依的。”\n 张三看见此情此景,心头一暖。不由想起自己心爱的人。无论战争多么残酷,女人永远是需要保护的。\n 正想到这里,突然后面肩膀被一拍,一个熟悉的女声说道;“我的大英雄,你终于回来了。”\n 转身一看,原来是余念。张三不由上前一把抱住余念,两人相拥在一起。\n 赵构看到这里,知道自己该离开了,把地方留给这些久别重逢的亲人们。\n 原来赵构登基之后。将北宋皇嗣仅剩的宗室依依接回到了南京,并恢复公主名分,同时将余念一起接回以陪伴依依。这次李无涯和张三千里北上,立下汗马功劳,他只不过稳定后方,这样两人才会拼命的为他效力卖命。\n 这也是赵构的阳谋,也是用人的手段。从这点看出,南宋皇帝赵构是非常的不简单。\n 不一会儿,有宦官来传旨;“高宗赵构在别院设下酒宴,为李无涯和张三接风洗尘。\n 李无涯和依依,张三和余念一同来到别院。赵构已设下简单的宴席。\n 而此处别院檐壁灰白,简陋斑驳,比起以前汴京皇宫的紫柱金梁,金碧辉煌有天壤之别,可见高宗赵构十分节俭。\n 虽然是皇家宫宴,桌上也只有简单的四个菜和几个冷碟,酒水也只是普通的果酒。\n 李无涯和张三看到简单的宫宴也是暗自赞赏,国家建国之际,百废待兴。不奢靡,不浪费,能将有用的钱财用到民生和国防之上,这才是好皇帝。\n 高宗先敬李无涯和张三二人北上为国家付出的劳苦功高,再敬在这次过程中英勇殉国的无名哑巴,柳无夜以及所有大宋义士,最后自饮一杯道;“一定要保住南宋江山,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负祖宗立下的大宋基业。”\n 在取得大宋传国玉玺和二圣的传位手谕之后,高宗赵构似乎对李无涯这次北上之行极其满意。\n 特别是对李无涯奋起神功击杀金国国师大法师一事甚为高兴。国师及国运,金国护国国师被杀,金国的国运应当是走下坡路了。\n 不过高宗赵构在饮了几倍酒之后,放下酒杯。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话不好说出口。\n 李无涯见状,出声问道;“官家可有什么难办之事?无涯愿为官家竭尽所能。”\n 这时赵构才说道;“本来你们二人不远千里,历经艰难险阻而回,应当好生休息才是。不过吾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郁闷郁闷不已。”\n “什么事让官家如此烦劳?”李无涯问道。\n “你们应该知道大宋河北东路的莫县吧?”赵构说道。\n 一听说道莫县,张三马上打起精神。莫县曾是他的故乡,他在莫县呆了十年之久。上次金军围城,莫县全县城一万七千五百三十二人,除了他和莫县县令的女儿余念生还外,其余全部殉国,在张三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n “知道,莫县在金军围城之后,英勇抵抗了三天三夜,最后全县军民全部殉国。在大宋朝廷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反响。县令余仁被追授右武大夫,吏部着传颂扬全国。”\n
第87章 临危受命之莫县县令[1/2页]